国家身份的再定义
与国际社会认同程度
+1
-1
0
国家身份
革命性国家
游离性国家
现状性国家
第一等级(强制性认同)
第二等级(利益性认同)
第三等级(观念性认同)
战略文化的再建构
A
B
战争的性质
暴力的功效
冲突的性质
低
高
A:冲突型战略文化
B:合作型战略文化
安全利益的再思考
……生态安全
农业安全
政治安全
军事安全
经济安全
信息安全
文化安全……
国家安全
国际安全
区域安全
世界安全
社会安全
个人安全
当前中国外交困境
困境一:海外利益扩大与外交体制滞后
困境二:与邻国主权纠纷多和“睦邻友好”政策
困境三:跨界民族矛盾升温
困境四:负责任大国形象与战略外援和公共产品提供比例偏低
困境五:坚持“不干涉”原则与实行“创造性介入”
困境六:融入国际社会程度加深与外交人员培养的缺失
困境七:外交理论研究与实践脱节
困境八:国家身份建构与认知困境
一、建国以来新中国对外关系的历程
一、建国以来新中国对外关系 的历程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第四阶段
一、建国以来新中国对外关系的历程
第一阶段 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末的“一边倒”政策
新中国三大外交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一、建国以来新中国对外关系的历程
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与苏东建交
一、建国以来新中国对外关系的历程
第二阶段 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末采取既反苏修又反美霸的“两个拳头打人”政策
中苏分裂与中美继续对立
一、建国以来新中国对外关系的历程
加快组建反苏统一战线
组建反苏统一战线
一、建国以来新中国对外关系的历程
中华崛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