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诗眼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课前一背
ppt课件
一、什么叫“诗眼”
刘铁冷在《作诗百法》中说:“诗之有眼,犹人之有目也。” 人之目,乃心灵之窗口;诗之眼,则是洞察诗词旨趣的窗口。可见
诗眼就是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词,或是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体现主旨的字词句。
诗眼或为一字,或为一词,或为一句。其位置并不固定,可以在题目中,也可以在诗中。
诗眼分为两类:一是表现为一首诗的凝聚点,提示诗的主旨,这是全诗的诗眼,叫诗中眼。
二是诗中最精练传神的字或词,
这是局部的诗眼,叫句中眼。
ppt课件
二、怎样找诗眼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一)体现作者强烈感情的字词
诗眼
深
ppt课件
《江楼感旧》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一)抓能体现作者强烈感情的字词
▲
思
思的原因是独上江楼
思的环境是月光如水水如天
思的对象是去年同来的望月人
思的结果是风景依稀似去年
物是人非
思念
惆怅
落寞
凄清
ppt课件
(二)抓描写事物生动、 形象、准确的字词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看,在诗中指回望。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
ppt课件
(三)抓诗中巧妙的修辞
"弄"字而境界全出。风弄花影,词人把云、月、花都拟人化了,赋予了它们丰富的情感和生命,同时,"弄"字化静为动,使宁静的画面有了飞动之势,构成了一幅幽美朦胧的画面,充满生机与情趣。
“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
“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
“闹用了拟人的手法,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称赞道:“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闹”字不仅形容出红杏的众多和纷繁,而且,它把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全都点染出来了。“闹”字不仅有色,而且似乎有声
ppt课件
(四)抓词类活用
春风又绿江南岸 (王安石)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 (周邦彦)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
"绿"写活了春风,隐隐传出了江南春来早的讯息,令人赏心悦目
答案: 雏莺在风中长成了,梅子在雨中肥大了。既写出了其形态,又见出其动态
“红”与“绿”道出了感叹时序匆匆,春光易逝的思绪”。
ppt课件
知识小结:
寻找诗眼的方法:
(一)抓能体现作者强烈感情的字词
(二)抓描写事物生动、形象、准确的字词
(三)抓诗中巧妙的修辞
(四)抓词类活用
ppt课件
提问方式:
常式提问:
(1)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
变式式提问:
(1)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2某词统领全诗的理由是什么?
(3)有人认为某词是全诗的关键,
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
解答步骤:
(1)明确指出作为“诗眼”的词。
(2)结合诗歌具体分析,
(3)指出该词在突出主旨、
营造意境和诗歌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二、鉴赏方法
ppt课件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本诗的诗眼是什么
(1)本诗的诗眼是“深”
(2)这首诗主要写了一个“情”字,但是它突出的却是一个“深”字,诗人与汪伦之间的深情厚谊,所以“深”是诗眼。
(3)这个“深”不仅概括了诗的内容,而且将“潭水之深”与“友谊之深”巧妙地联系起来。
1、从为什么的角度分析
ppt课件
高三语文 诗歌鉴赏诗眼 粤教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