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忘却的纪念》习题同步测控
一、语段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事事四五通 通:明白
B.兼愧贵家子 兼:又
C.不堪母驱使 堪:忍受
D.却与小姑别 却:退出
解析:选A。通:遍。
2.下列对诗歌内容及形式的理解或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刘兰芝在离开焦家之前,没有乞求,没有吵闹,而是有礼有节,维护了自己的人格,保全了个人的自尊。
B.焦母的铁石心肠没有丝毫的改变,哪怕是在刘兰芝即将离去与她谦恭道别时,此人的冷酷无情由此可见一斑。
C.刘兰芝在焦家并未因悲痛难堪而泪流满面,直到“出门登车去”,才让悲痛的泪水放纵奔流,这足以说明刘兰芝的坚韧与刚强。
D.该部分从修辞上来看,主要使用了比喻、排比、夸张等手法。
解析:选C。刘兰芝在离开焦家之前,在“与小姑别”时,已是“泪落连珠子”,故此处的说法错误。
3.画线部分主要写了刘兰芝的________和________,这是诗歌表现手法中的________,以求得描摹人或物,淋漓尽致,尽善尽美。
或“赋”)(铺陈 姿态 答案:装扮
4.从深化主题来看,该部分有什么作用?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突出被摧残对象的美好,增强悲剧性及批判力度。
二、语言运用
5.(2010·高考广东卷)某校举行由学生把所学课文改编成独幕话剧的演出晚会。下面是这次演出的节目单:
晚会节目单
(1)《孔雀东南飞》(原作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
演出:高一(2)班
(2)《雷雨》(原作曹禺《雷雨》)
演出:高二(5)班
(其他略)
节目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常常需要在节目之间加上一些衔接的话,以增强晚会的整体感。请你在《孔雀东南飞》与《雷雨》之间,为主持人设计一段这样的话。要求:所写内容与串联的节目密切相关,衔接自然,不少于6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写串联词的能力。要写好串联词,关键是找到衔接的条与条之间比较合适的关联内容,这种
为了忘却的纪念习题3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