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推测墓主人.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谁是墓主人
—关于安阳西高穴大墓四种疑似墓主的推测考述
在考析了安阳西高穴大墓出土文物不能证明是曹操墓之后,有一个问题自然会引起人们的关切和浓厚兴趣,这就是,安阳西高穴大墓会是谁人的墓呢?墓主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呢?根据我所了解的邺城一带的历史文化情况,可以做以下四种初步的推测。
第一种推测:疑似曹操墓。
虽然我对安阳西高穴大墓认定为曹操墓的结论,提出了诸多疑点,也坚持认为安阳西高穴大墓出土文物不能证明是曹操墓,但是并不排除安阳大墓有可能是曹操墓。因为这座大墓在曹操遗令说的“邺之西冈”的范围,大墓形制结构也是汉魏晋时期的墓葬。然而,现在情况是安阳西高穴大墓除了宏大的汉魏晋墓室以外,出土文物几乎都是否定这个大墓是曹操墓的证据。所以,如果要认定安阳西高穴大墓是曹操墓,还必须进一步寻找更有说服力的硬证。我的这个看法,在北京新闻发布会刚刚公布安阳西高穴是曹操墓结论的次日,我就在记者专访中谈了。寻找有两个方向,一个是从墓内继续寻找尚未发现的依据,寻找能够说明墓主身份的依据。比如卞后的印玺,这是谁都不能提出异议的硬证。墓中男性头骨的DNA检验也是现代科学取证的重要手段。但是这种检验有一个问题,如果墓主是曹操家族或与曹操关系密切的夏侯氏家族成员的墓,这个问题就说不清了。另一个是,向墓外寻找可以佐证安阳西高穴大墓是曹操墓的依据,比如,曹操墓“陵屋”、“殿屋”的遗物。如果在附近能找到“陵屋”毁坏后墙壁上画的“关羽战克,庞德愤怒,(于)禁降服之状
”,(《三国志·魏书·于禁传》)的遗物,也是硬证。此外,还可以仔细探寻一下周围是否有曹操的夫人、昭仪、姬妾和公卿大臣列将的陪葬墓,这也是重要的佐证。曹操的夫人、昭仪、姬妾很多,她们去世后有的随子安葬,也可能有的葬在曹操墓的附近,可以探查一下。根据曹操遗令中提出的“公卿大臣列将有功者宜陪寿陵”的要求,曹操墓田区是应该有陪葬陵墓的。至少在曹操安葬以后,曹丕去世之前这一时期曹魏政治集团去世的重要人物墓葬,是应该作为曹操陪陵的。曹操手下文臣武将相当多。从《三述的曹操时期100多名文臣武将的功劳事迹来看,够资格即曹操说的“公卿大臣列将有功者”,可以作陪陵的至少有二三十人。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二月,曹操从淳于回邺城,下了一道令,要对与他一起平定天下的贤士大夫“定功行封”。这次大封功臣20余人,皆为列侯。第二年,曹操平定荆州,论功行赏封侯的又有15人。从曹操去世后的第三年到曹魏灭亡的前三年,魏帝先后4次下诏命26人进魏太祖庙配飨。这26人是,大将军夏侯惇,大司马曹仁,车骑将军程昱,大司马曹真、曹休,征南大将军夏侯尚,太常桓阶,司空陈群,太傅钟繇,车骑将军张郃,大将军徐晃,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太尉华歆,司徒王朗,骠骑将军曹洪,征西将军夏侯渊,后将军朱灵、文聘,执金吾臧霸,破虏将军李典,立义将军庞德,武猛校尉典韦,尚书令苟攸,太傅司马懿,祭酒郭嘉等。这26人不一定全都陪葬,也有己知丧在他处,但为曹操陪陵的公卿大臣列将一定在这26人的名单之中。如果在安阳西高穴大墓附近了这26人中的任何一位,也是有力地佐证。
但是,现在这方面的证据一点也没有。
在探找曹操墓的过程中,有两个问题需要着重说一下。一是,曹操墓被盗掘毁坏的问题。我在研究分析历史文献时,有一种感觉,就是曹操去世后一二年内特别是黄初三年(公元222年)这一年,曹操墓可以曾遭到过严重的盗掘,出现的后果也很严重。依据是什么呢?有两点,一点是曹丕下诏毁掉了曹操墓地上的“陵屋”和“殿屋”。曹操去世后,曾在他的墓葬地高陵建有“陵屋”的祭祀用的“殿屋”。《三载过曹操高陵上画有图像的“陵屋”。《晋书·礼志中》记载有“魏武葬高陵,有司依汉立陵上祭殿”。但是黄初三年,曹丕突然下诏说:“先帝躬覆节俭,遗诏省约。子以述父为孝,臣以继事为忠。古不墓祭,皆设于庙。高陵上殿屋皆毁坏,车马还厩,衣服藏府,以从先帝俭德之志。”(严可均《全上古秦汉三国六朝文》)如果不是曹操的陵区发生了重大的盗掘毁坏墓葬活动。曹丕这种突然的重大行动是不可思议。曹丕下诏毁坏“陵殿”的理由是为了遵奉曹操的“遗诏省约,以从先帝俭德之志”。但曹操的节俭,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而是平常的习惯作风,下葬时还穿着补丁衣服,这都是曹丕所亲见所深知的。为什么在曹操安葬前就建在墓地上的陵屋、殿屋,不久又突然下诏毁坏,这不是一个一般的举动,如果没有特殊重大的事件发生,曹丕下诏毁坏他父亲墓上的祭祀建筑,是根本不可能的。这是为孝的行为吗?不是。一定是发生了非常事件。这种发生的重大事件极可能是发生了严重的盗墓事件,但这事曹丕也不便公开向社会说,只好托词
“节俭”。从此把祭祀由墓区移到太庙之中。可能是曹操墓上的“陵屋”、“陵殿”为盗掘贼人或仇家起到了指示建筑物的作用,从而发生了

推测墓主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 文件大小121 KB
  • 时间2020-12-0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