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海绵城市介绍背景与应用.ppt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3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海绵城市(LD)内涵、途径与展望
海绵城市(LD)四项基本内涵
二、实现海绵城市(LD)三项基本途径
三、深化海绵城市(LID)五项展望
、海绵城市(LD)四项基本内涵
1本质:城镇化与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
改造自然
顺应自然
利用土地为主
人与自然和谐
传统|·改变原有生态
城市
海绵“保护原有生态
粗放式建设
城市。低影响开发
地表径流量大
地表径流量不
2·目标:让城市“弹性适应”环境变化与自然灾害
口保护原有水生态系统
最大限度保护原有河湖水系、生态体系
维持城市开发前的自然水文特征
口恢复被破坏水生态
√对传统粗放建设破坏的生态给予恢复
保持定比例的城市生态空间
推广河长制、治理水污染
口低影响开发
√合理控制开发强度,减少对城市原有水生态环境的破坏
留足生态用地,增加水域面积,促进雨水积存净化
口通过减少径流量,减轻暴雨对城市运行的影响

蒸发(腾)
降雨
传统模式
>80
“快排
年径流总量(多年平均)
排放
下渗
降雨
蒸发(腾)
海绵城市
年径流总量(多年平均)
渗、滞、蓄
排放
净、用、排
下渗减排
集蓄利用
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蓄水池、雨水罐、湿
、生物滞留设施等
塘、雨水湿地等
4开发前后的水文特征基本不变
径流总量不变:渗透、存储等
峰值流量不变:渗透、调节等}源头削减、过程控制、末端措施
峰现时间不变:滞留、调蓄等
低影响开发
传统开发
开发
自然状
低影响开发水文原理图
时间为什么这么多城市缺水?一个重要原因是水泥地太多,把能
够涵养水源的林地、草地、湖泊、湿地给占用了,切断
了自然的水循环,雨水来了,只能当作污水排走,地下
水越抽越少。解决城市缺水问题,必须顺应自然。比如
在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
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积存
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
小结
建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低影响开发(LID)
模式,是系统解决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问题的
有效措施
●自然积存:削峰调蓄、控制径流
●自然渗透:恢复生态、自然循环
●自然净化:减少污染、改善水质
二、实现海绵城市(LD)三项基本途径

2城市规划区海绵城市(LID)设计与改造
3建筑雨水利用与中水回用

a、重要生态斑块识别
重英生恋班块

海绵城市介绍背景与应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
  • 文件大小4.41 MB
  • 时间2020-12-0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