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汉字
汉字,对于我们中国人,特别是生活于中国大陆、台湾地区、香港、澳门,包括海外华人及华人居住区人们,每日之中,只要睁开了眼,甚至梦中,衣食住行,手眼鼻舌嘴,思之想之默祷之,口诵耳闻手写心念脑记,随时都在与之应用,这,当是汉字之奇观,当喟为讴歌点赞,去油生仰慕、崇拜,继而敬畏。
可自己还是搜肠刮肚地回忆,日常的林林总总,甚或一阵风儿吹拂,小鸟轻掠,思绪颤动,压根就没思考过“敬畏”二字,可今天自己,真正去思而想之,面对琳琅满目、汗牛充栋汉字,其敬畏之心,当然产生。
那么,真正的敬畏缘自何处,底气何在?这个问题,还真把我难住,限于自己愚钝,眼高手低,拙笔难免,水平欠佳,可内心深处涌动的暗流,还是让自己拾起手中之笔,凝定心神,对敬畏汉字,去作一番侃侃而谈,并尚请方家指正。
我的眉头一皱,心头闪过一丝意念,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上下达之五千年之巨,汉字当之无愧,功莫大焉,它采摘宇宙万物的魂魄,吸收日月光芒之精华,从远古先祖刀耕火种,栉风沫雨,茹毛饮血,结绳记事,博采着自然界灵气,馨享着日月星辰光华,天姿英纵,绵绵而延,以集体智慧这一电光石火,终于在一刹那之间,将汉文字萌发而生,
1
在仓颉造字的总结综合之中,累积成为森林,最终形成华夏民族共识,一语点醒,成谶化神。
既然打开敬畏,汉字的每一笔每一划均是故事,点若高空坠石,如美女之一目;横若天空阵云,空灵而虎虎生威;竖之有向有背,张驰有度,性十足;撇如剪燕轻掠,快速若闪电奔突;捺则一波三折,厚重缓慢,沉着大气;钩展示球员蹦踢足球,蓄力而发,顺势而拖,若蜻蜓点水,惊鸿一瞥;折更像伟岸男子,收放有度,能屈能伸,将男子汉大丈夫气慨,一览无余。啧啧,汉字笔画的神奇无比,只要觑之看之观之揽之,我们有谁不先生敬畏,而成为它的忠实臣民,在幸甚至哉中,把整个平生,聊度出自己的轰轰烈烈。
这时的我,又方抬起了头,仰望汉字成为起源的眼帘,试想古人真是绝顶聪明,每一个汉字都在创造奇迹,考古和众多研究发现,我们的先民们,在华夏这片神奇土地上,种植、狩猎、采药、捕鱼,……长期劳作,耳鬓厮磨,集众驱使,顿成默契,渐渐地,将人类活动的结绳记事、八卦画图、河图授书、仓颉造字、图画绘形,一一而采,使之绝非空穴来风,以考古发掘众多实物验证,当是讫今为止世界上仅存于世之古文字,让现代人与古人对话,几乎了无界限,不像其它诸国诸人种文字,找不着一点与古契合的痕迹,而证实为不可能,只能是对汉文字产生仰慕,去不可思议中暗自神伤,落泪哀泣。
2
起源使然,演化更是必然,历经六千多年沧桑巨变和演绎,总结过渡,赋予了中华汉字之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和行书天然魅力。甲骨文指镌刻于龟甲与兽骨上的汉字,多为象形汉字;金文是指铸造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小篆是秦始皇一统中国后(前221年)推行之“书同文,车同轨”政策,由丞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基础上,进行的简化,创制的一统文字汉字书写形式;隶书由篆书发展而来,始创于秦朝,传说程邈作隶,是奴隶发明的书法妙构;隶书又演变为规范整齐的习字法式楷模楷书;草书和行书更是由书法名家约定俗成,为方便快捷书写和识认,规定出的符号与方法,恣意天成。这一系系列列,就是汉字的书法传奇,浸润而至今延续生命张力,千秋万代传承。
毋
散文征文敬畏汉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