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休克的概念
2、休克的原因和分类
5、休克的防治原则
1、休克的概念
3、休克的微循环改变及发生机制
4、休克时机体机能和代谢改变
休克专业知识宣贯
*
强烈刺激
→急性微循环障碍
→毛细血管灌流↓
血
→组织缺
氧
机能代谢
→ 改变
形态结构
临床
→
表现
的全身性病理过程
一、休克的概念
临床表现:血压下降、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频弱、尿量减少、神志淡漠,甚至昏迷。
*
休克专业知识宣贯
*
二、休克的原因和分类
(一)休克的原因 (Etiology)
1、失血或失液
2、创伤
3、烧伤
5、心脏疾病
6、过敏
4、感染
7、神经刺激
*
休克专业知识宣贯
*
(二)休克的分类
按原因分类
失血性休克
创伤性休克
感染性休克
心源性休克
过敏性休克
*
休克专业知识宣贯
*
三、休克的发病机制
◆休克 I 期(缺血缺氧期)
◆休克 II 期(淤血缺氧期)
◆休克 III 期(微循环衰竭期)
*
休克专业知识宣贯
*
(1)体液因子参与缩血管作用
◆血管紧张素II
◆垂体加压素
◆血栓素A2
◆心肌抑制因子
◆内皮素
◆白三烯
1、休克 Ⅰ 期
1、休克 Ⅰ 期
*
休克专业知识宣贯
*
(2)微循环改变的后果
A. 有助于动脉血压的维持
◆回心血量和循环血量的增多
◆心输出量增加
◆外周总阻力增加
B. 有助于心脑血液供应的维持
1、休克 Ⅰ 期
1、休克 Ⅰ 期
*
休克专业知识宣贯
*
1、休克 Ⅰ 期
*
休克专业知识宣贯
*
(3)主要临床表现
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
腹腔内脏、皮肤等小血管收缩,腹腔内脏缺血
尿量减少肛温降低
汗腺分泌增加
出汗
中枢神经系统高级部位兴奋
烦躁不安
皮肤缺血
脸色苍白四肢冰冷
儿茶酚胺分泌
心率加快心收缩力加强
脉搏细速脉压减少
*
休克专业知识宣贯
*
①酸中毒
②局部扩血管的代谢产物增多
平滑肌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降低,促进血管扩张
组胺、腺苷、激肽
(1)微循环改变的机制
③内毒素
④内源性阿片样物质
2、休克 Ⅱ 期
*
休克专业知识宣贯
*
2021年休克专业知识宣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