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神派三字经
火神派医学三字经 火神派医学三字经 << 隐藏
《中医火神派三字经》之一 宇宙始,本混沌。昔盘古①,
辟洪荒。 足为地,首为天。女娲出②,始有生。 人繁殖,
靠自然。华夏国,三皇扩③。 神农氏,农耕作。尝百草,
知医药。 注释:①中国古代有盘古开天地的传说。在人类 还没有出现之前,天和地连在一起,一片混沌。有一天,盘 古突然醒来,用板斧辟开天地,站起来,头变作天,足变作 地。②古时候,有女娲氏造人的传说,女娲是一位天神, 她用黄土做成泥人,一吹气,变成了人,有男人和女人,能 生儿育女,都靠自然界的物质生存。 ③在还没有文字记载 的史前时代, 先民们口耳相传, 神农、女娲、 伏羲三位神人, 人们尊为 “ 三皇 ” 。女娲造人。神农教人耕作, 人类有了农业;神农尝百草,用草药治病救人,教人知道医 药知识。伏羲发明八卦,教人用草棍记事的原始方法。神农 就是以后的炎帝,和轩辕黄帝一起,被中华民族尊为共同的 祖先,中国人自称为 “炎黄子孙 ” 。 数千年, 中医畅。炎黄孙,繁衍昌。 中医理,深而博。火神派①,
富开拓。 百余年②,苦求索。重姜附,驱病魔。 效果显,
跃医林。广发扬,重继承。 注释:①火神派是指以清未名
医郑钦安为宗师,理论上推崇阳气,擅用附子著称的一个医 学流派。其学术思想和用药特色十分鲜明,学派传人常被世 人称为 “某火神 ”或“某附子 ” 。 ②火神派诞生于清末同治,光绪年间,至今百余年,在祖国 医学的学术派别中是最年轻的一个流派。 郑钦安①,生蜀
川。师名儒,刘止唐。 习《经易》②,谙《伤寒》③。悟
经典,采众长。 起沉疴,桂附姜。声名冠,云贵川。 《医 理传》,《医法圆》,《恒论》出,三书全。 位宗师,火神创。 注释:①郑钦安(1824-1911),四川邛崃人,自幼读书,拜 名儒刘止唐学医。熟读《内经》 、《周易》、《伤寒论》等经典 和多种医书。 弱冠行医, 善用姜附大辛大热之药, 屡起沉疴, 救人无数而享誉西南,被称为 “郑火神 ”, “姜附先生”。②指《内经》、《周易》③指《伤 寒论》④指郑钦安所著《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伤寒恒 论》三书 · 三书为火神派理论和学术思想奠基之作。 传 弟子,卢铸之①。钦安理,广发扬。 人立命,火立极。治
立法,火消阴②。 中医根,是扶阳。 注释:①卢铸之
( 1876-1963)是郑钦安著名的亲传弟子, 对火神派理论和实 践的继承、发扬、发展深有贡献。卢跟随郑钦安 11 年,深 得真传。 因其医术精湛, 世人尊称为 “ 卢火神 ”
上世纪 30 年代,中医界就有 “南卢北萧 ” 之称, 其中南卢就是卢铸之。郑氏年逾九旬后,其《伤寒恒论》的 刊行,主要由卢铸之参与整理而成。 ②卢铸之提出
“ 人身立命,在于以火立极, 治病立法,在于以火消阴。 ” 其中“ 以火立极 ” ,就是以阳为根本; “ 以火消阴 ” ,就是用温热消阴, 不离崇阳扶阳理论。 阳 为主①,阴为从。是扶阳,核心观。 设医馆②,薪火传。
书《讲记》③,彰扶阳。 卢火神,代代传④。 注释:①医
者多识阴阳互根之理,但多不知阴阳有主次之分。郑钦安说 “ 阳统乎阴,阳者阴之主也 ” , “ 阳主阴 从” 是火神派重要观点之一,也是扶阳的核心观点。 张景岳说: “ 人是小乾坤, 得阳则生,失阳则死。 ” 又说 “ 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 真阳。”都说明阳的主导作用。 ②1911年,卢铸之在
成都开设 “扶阳讲堂 ”,为众弟子讲授中医经 典,讲郑氏三书,讲临床医案,传播火神派思想。其子卢永 定接其衣钵,继承讲堂,吴佩衡、祝味菊、范中林、田八味、 唐步祺等火神派著名传人,都曾听课于此讲堂。 ③卢铸之
嫡孙卢崇汉教授( 1947—)生于中医世家,自幼随祖父卢铸 之,伯父卢永定学医,理论根基深厚。 17岁行医,继承火神 派真传,深得扶阳三味,善用姜桂附医人。在他读大学(南 京中医药大学前身)期间,即应接疑难重症,成为当时一位
非常特殊的学生。 2006 年出版《扶阳讲记》 ,卢教授引经据 典,深入论述以扶阳为核心的学术思想, 突出阳主阴从观点, 反复强调人体阳气的重要性。 ④卢氏中医世家,七代相传,
自卢铸之至卢崇汉,为火神派三代相传。 阳为
火神派三字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