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产业经济学》苏东水 第三篇.doc


文档分类:经济/贸易/财会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三篇 产业结构
演变
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规律
产业结构演变与经济增长的内在联系

经济总量的增长是在竞争均衡的假设条件下资本积累、劳动力增加和技术变化长期作用的结果。需求的变化和资源在产业部门之间的流动被看作是相对不重要的,因为所有部门的资本和劳动都能带来同样的边际收益。他们的增长理论没有把部门之间的资源流动等诸多结构变化当作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因而排斥结构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经济增长是生产结构转变的一个方面,生产结构变化应适应需求结构变化,资本和劳动从生产率较低的部门向较高的部门转移能加速经济增长。

库兹涅茨:在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中,首要问题是经济总量的增长,总量的高速增长才能导致结构的快速演变。没有总量足够的变化,结构变化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受到限制。
与库兹涅茨的观点相反,罗斯托则认为,现代经济增长本质上是一个部门的过程。虽然他无意要否定总量的概念,而只是强调,部门分析是解释现代经济增长原因的关键。
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趋势
,产业结构的演进有如下几个阶段:前工业化时期、工业化初期、工业化中期、工业化后期和后工业化时期五个阶段。
,产业结构的演进有以农业为主导、轻纺工业为主导、原料工业和燃料动力工业等基础工业为重心的重化工业为主导、低度加工型的工业为主导、高度加工组装型工业为主导、第三产业为主导、信息产业为主导等几个阶段。
,产业结构的演进是沿着以第一产业为主导到第二产业为主导,再到第三产业为主导的方向发展的。
,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各阶段是难以逾越的,但各阶段的发展过程可以缩短。从演进角度看,后一阶段产业的发展是以前一阶段产业充分发展为基础的。只有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得到充分的发展,第二产业的轻纺产业才能得到应有的发展。
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理论考察
1. 配第--克拉克定律:随着全社会人均的提高,就业人口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有了进一步提高时,就业人口便大量向第三产业转移。
2. 库兹涅茨人均收入影响论:产业结构的变动受人均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
:经济增长是主导部门迅速扩大的结果
:产业间存在着产业关联效应

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他根据霍夫曼比例,即消费品工业净产值与资本品工业净产值的比例,把工业化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消费品工业占主导地位,霍夫曼比例为(5±1);
第二阶段:资本品工业快于消费品工业的增长,消费品工业降到工业总产值的50%左右或以下,霍夫曼比例为(±);
第三阶段:资本品工业继续快速增长,并已达到和消费品工业相平衡状态,霍夫曼比例为(1±);
第四阶段:资本品工业占主导地位,这一阶段被认为实现了工业化,霍夫曼比例为1以下。
赤松要雁行形态理论: 产业结构演进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与国际市场相适应。
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
供给因素:①自然条件和资源禀

《产业经济学》苏东水 第三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ena45
  • 文件大小24 KB
  • 时间2020-12-0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