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你是怎样被自己打败的?
2011年07月04日08:44第一财经周刊我要评论(0)
字号:T|T
[导读]因为太强大而成为自己的绊脚石,这听上去多少有些荒谬和忧伤。但在商业世界中,这样的事情却经常发生着。
转播到腾讯微博
当然,“被自己打败”这种事只有事后才会发现,所以,请事先阅读此文并让自己做好准备。
因为太强大而成为自己的绊脚石,这听上去多少有些荒谬和忧伤。但在商业世界中,这样的事情却经常发生着。
对于诺基亚来说,它曾经一度占据全球手机销量第一的位置,甚至还与第二名拉开很大差距。但因为在智能手机兴起的时候并没有积极做出相应调整,一直沿用塞班系统,这让它从2009年开始遭遇噩梦。来自苹果和谷歌的威胁日益增加,十多年来习惯性占据着全球第一的诺基亚出现了首次季度亏损,这样的亏损延续到了2010年。
尽管今年年初诺基亚终于开始扭转庞大的身躯寻求突破,但谁都不知道它是否还能恢复往日高高在上的地位。
如果关注到《第一财经周刊》2011年第6期诺基亚和微软结盟的故事,大家多半唏嘘这家行业内曾经的领先者在最近三年里所经历的巨大落差。
把诺基亚比作一个公司人的话,我们不难想象他往日的风光—在公司里一直是明星人物、业绩遥遥领先于其他同事、由于深受赏识和夸赞不时也会以比别人更轻松的方式获得机会……第二名摩托罗拉先生可能是年纪大了的缘故,渐渐被甩得很远,于是他放眼望去甚至有种独孤求败的感觉。
他可能也感受不到来自周围环境的竞争压力。居安思危机的意识从他身上渐渐流失,他或者抱着自己的优势沾沾自喜,或者认为公司的转型是小事,对于年轻人的冒出也不会太在意……但固守的心态让他渐渐被别人赶上,连摩托罗拉先生也因为跟上了
潮流而焕发青春。
最后当意识到危机的时候,长期积累的优势被逐渐消耗,而别人已经开始玩得转的事情,他得重新开始学习。
中国移动在去年年末的时候开始为iPhone水货手机用户提供剪卡服务。这样的事情对移动来说并不光彩—在最初iPhone要进入中国的时候,这家全球市值最高的通讯企业表现出相当强势的态度,这让苹果最后选择了联通。拒绝了苹果,也开始让部分高端客户流失到联通那里,最后移动不得不亡羊补牢。
类似于这样的情况最终归结起来,也许原因并不是个人能力不够或是性格懦弱,恰恰相反,他们多半聪明自信又有能力,但是,这些优势并不能永远成为助力,某些时候反而会成为职业发展道路上的负累。
不自省、不学习,再聪明有能力的人都不可能一直戴着“成功”的标签。“运动”是绝对的,所以学习了解新事物也是绝对的,若非如此,那么出现判断失误,跌倒了再也爬不起来,变成一个少时天才,长大了却言行平庸的人,也“指日可待”了。
最可怕的不是出现强大的竞争对手,而是自己被自己打败。
01
过分自信
对公司人来说,有充分的自信本来并不是什么坏事,从职业生涯起步后的每一个环节开始,无论是求职面试还是面对客户,自信都会给人加分不少。但盲目的自信往往催生悲剧。
有时候很多人在事情发生之前并不会去预估一下坏状况,过分的自信让他们一往无前。
在一家 IT外包公司上班的徐海经常被公司派到全国各地做项目,在之前的两年中他一直由一个师傅带着,今年开始他希望自己可以独当一面。今年1月份去一个三线城市做的项目并不复杂,从下飞机这一刻开始,他脑子里就是自己如何成功地独立
职场被自己打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