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粮通风处理技术
通风分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
1、自然通风 自然通风是利用空气的自然对流,将外界干燥、低温的空气与粮堆的湿热空气进行交换,降低储粮温度、水分的技术措施。
(1)自然通风的原则:外温、外湿低于仓温、仓湿时,可以通风;反之,则应密闭。
实际可按下列方法确定:
,最好是既能降温又能降水。若二者不能同时达到,尽量保证在不增加粮温的前提下通风降水;或在不增加水分的前提下降温。
(3月---8月),对安全粮应密闭,对半安全粮和危险粮,可在湿度小,温度低的夜间通风。
(9月--次年2月),进行通风,但要注意避免温差过大所造成的粮堆结露。
、雾、雪天气,大气湿度处于饱和状态,一般不宜通风。
,但气湿高于仓湿,此时不宜通风,但发热粮和高水分粮可以通风。
,气湿低于仓湿时能否通风,必须经过测算后,方能确定。
(2)操作方法:
,自然通风时在秋冬季节或春夏季的夜间、清晨,只要仓温高于气温,又不是雨、雪、雾等湿度大的天气,就可以打开仓房门窗,引入干燥,低温的空气降低粮温。
,在打开仓房门窗的同时,经常翻动粮面扒塘开沟,扩大粮堆通风面积。
注:在秋冬季节通风,要充分抓住第一次寒流来临的有利时机。因为此时气温骤降,对储粮熏虫突然袭击,杀虫效果显著。但要注意避免结露发生。
2、机械通风 机械通风时利用风机把外界的干冷空气潜力压入粮堆,或把仓的湿热空气抽出仓外,以达到粮堆外之间进行湿热交换,降低粮堆温度、湿度及粮食含水量,调节仓储环境,增进粮食储粮稳定性的一种方法。
(1)机械通风的作用:
;
b. 降低粮食水分;
;
,消除水分转移、分层和结露,延长防护剂的残效期;
;
,改善粮食加工艺品质;
。
(2)通风方式:压入式通风和吸出式通风
(正压通风)
干冷的空气经过风机,进入风道,输送到粮堆,湿热空气从粮面逸出,排出仓外;由于风机产生的热量,可以将输入粮堆的空气温度提高1—2度,其相对湿度降低5—10%,有利于通风降水的需要。因此当空气温度低,而相对湿度高,通风以降水为主要目的时,宜采取由底部送入空气的压入式通风;另外,冷却区由粮堆底层逐渐向粮堆表面移动,不仅有利于排除粮堆上层的湿热,还很容易用温湿度检测仪表测出通风效果;其缺点是当粮温与气温相差较大时,由于粮温高,通风开始时,仓顶和仓壁有冷凝水,可能临时增大粮堆表层粮食水分;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应继续大力通风(不可停机),有利干冷空气把粮堆表层水汽带走,直至结露消失,才可停止通风。否则,会因结露而引起粮食霉变、发芽、造成损失;另外采用压入式通风时,在粮堆部自下而上形成一般凉风锋(为上行通风),在凉风未达到粮堆顶部之前,不能突然改变通风方式,以免搅乱凉风的流动路线。
压入式通风的主要作用是:.用于降水通风和粮堆上层发热降温通风。
(负压通风)
把风机的吸风口与风道相连,将粮堆湿热空气,从风道吸出的一种
储粮通风处理技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