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黄连泻心汤讲解
一五四 .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 汤主之。 方十七。 大黄黄连泻心汤方大黄二两 (味苦寒) 黄 连一两(味苦寒) 右二味, 以麻沸汤二升渍之, 须臾绞去滓, 分温再服。 ,部位肯定了。证状明确了,痞是病人 自己感觉一个堵塞不通的感觉,按之濡,——是医生诊查的 结果,这个按之濡和那个按之硬满,前面小陷胸汤提到的不 一样,和硬满疼也不一样, 和柴胡汤的胁下硬满, 也不一样, 十枣汤的心下痞、 硬满,引胁下疼, 也不一样, 这就是辨证, 心下痞,按之濡,后面特征性的是:其脉关上浮者,——关 在中间,一般的照《金匮要略》上诸积大法辨脉的时候 ,关是
指肚脐这个位置,关上,指上腹,浮主虚。那不应该说是主 表,关上应该是看的部位,前面提到这个痞是怎么形成的, 因为内虚以后,邪气入,你从外面还没有解,还有的时候, 你又从里面虚了他。 他邪气就入了, 入得不是很深, 在关上, 在上腹部位,他不是五苓散的水证,也不是结胸证的阳气结 实,也不是脏结的阴结,所以叫关上浮。 ,先把 水烧开,把两味药一冲,泡一泡,象泡茶一样泡透了,这个 须臾多长时间,没讲,你象泡茶那个时间就短了。泡铁观音 第一泡一般半分钟到一分钟,第二和一般一分半左右,每次 加半分钟左右。我听说过的,看过的,好象是这么个过程。
你泡花茶呢, 80 度水还要短一些,对大黄,黄连来说的话, 质地比较硬,比铁观音的老茶叶要老,所以这个须臾应该超 过一分半或两分钟的,否则泡不透。大黄,你要切成片,好 泡,要是根,就不好泡,打碎了。那个块,相对泡的时间要 长一些。泡透了,使劲挤压,分两次服。
3. 这还有一个按:
大黄黄连泻心汤,诸本皆二味,又后附子泻心汤,用大黄、 黄连、黄芩、附子,恐是前方中亦有黄芩,后但加附子也, 故后云附子泻心汤,本云加附子也。他这看法是很对的,从 这考虑上来看,有可能是大黄、黄连、黄芩加上了附子,原 先一个本是加附子也。 ,三味有效,二 味也效,一味大黄也有效,照现在的说法,黄芩清上焦热, 黄连清中焦热,黄柏清下焦热。栀子清三焦热,大黄偏于通 腹。 ,两个都是根,黄连它是一 个木本的东西,大黄是多年生的草本,黄芩也不一样,有枯 芩,有条芩,枯芩是多年生的,野生的东西,质地比较轻, 后来说枯芩比较偏于清肺热,轻清上扬中空,心是黑了,干 了,空了,叫枯芩,又叫烂肠草,又叫腐肠。而这条芩是当 年生的、实心的、人工种植的实心的黄芩,那个味道比较苦 一点,中间实心的,实际产量也不低,甚至更高。还有豚尾 芩,象猪尾巴那样,还有鼠尾芩,象老鼠尾巴那样。实际上 在运用中,我用着没什么区别,以前药材便宜的时候,还是 有枯芩的,多年生的。 ,须臾绞去滓,
分温再服。 ——泡的方法, 你象现在的金银花了, 胖大海了, 麦冬之类的,类似这方法。在中药的煎服法中,火轻的是取 的气,火重的,是取的味。重火炖熬一般是治下焦的病 ,在里
的病 ,在骨髓的病 ,临时的感冒的药 ,你象银翘散了 ,川芎茶调 散了 ,防风通圣散了,都是轻轻取气,取在表的。都用汤重熬 的话,就不合适了。重煎是取的深部的味,下沉的。最简单 的,你象泡茉莉花茶, 100 度水泡就没那香味了, 轻的一泡, 闻那味来也好喝,重泡就不行了。煮了以后,色香味就都没 有了,只有苦涩。反过来说,你要是喝铁观音,用 80-90 度 水一泡,根本出不来味。只有苦涩的浅表味,色也出不来, 味也出不来。你用滚开的水才能泡出那个味道来。那象有些 老茶煮都没事。茶叶一个简单的叶子都这样,中药同样也是 这样。你泡菊花,薄荷能泡茶,你重熬了它就没味了,勾藤 轻轻的上浮的 ,治高血压的 ,一般的是后下 ,假如你用龙骨牡蛎 之类的,你不重煎的话 ,一烫一洗 ,大概什么东西也没有 .所以 掌握好这个火候 ,从这个方子的煎服法中也看到用药的火候 和病相应的 ,不同的煎服法。 那么这就牵涉到一个问题, 有人 说我看了这个病, 用五苓散, 十天没效,他哪是用的五芩散? 他是煎的汤。有人说这个散和汤相同,那就不行了,不是一 个方。有人说我用补中益气汤, 用了多长时间, 那汤还是汤, 那补中益气丸就不一样了。也有人说我用天王补心丸,用了 好长时间不管用,你做的是汤,那不是丸,原先是丹,丹是 做丸的,朱砂是不煎的。也有人说可以变化,有人习惯用天 王补心丸做成汤来用,特别推崇这个方子,来用的很好。理 中丸,张促景本身提到的做汤尤佳, 做汤更好, 那就可以用。 就说汤是否可以改成丸?丸是否可以改成汤?这个改变是 否是可以,有些是可以的。历代有经验,用的能有效,甚至 创方者明确表示可以的,你放心用。有些是不可以的,严格 的不能用的
大黄黄连泻心汤讲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