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技术、新概念
物联网定义
物联网
顾名思义,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基于互联网技术,利用RFID、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来完成信息交换和通讯,据专家预测,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第三次信息产业浪潮。
物联网又叫传感网
就是在物体上植入各种微型感应芯片,把它变得智能化,然后借助无线网络,人们就可以和物体“对话”,物体和物体之间也能“交流”,而这些物体既可以是小小的手表、钥匙,也能是汽车、楼房,总之日常生活中任何物品都可以变得“聪明”、“善解人意”。
物联网科普暨小型物联网演示平台
*
*
互联网与物联网
“智慧地球”提出“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并且被普遍连接,形成所谓“物联网”。并通过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将“物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
核心观点:物联网和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
物联网科普暨小型物联网演示平台
*
*
无线传感网与物联网
传感器网可以看成是传感模块+组网模块共同构成的一个网络。传感器仅仅感知到信号,并不强调对物体的标识。例如可以让温度传感器感知到森林的温度,但并不一定需要标识哪根树木。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对物体进行标识。包含了传感器网、RFID、二维码等。主要试图区别于Internet,认为Internet是人与人之间的网络。而物联网是物物相连的网。
物联网的概念相对比传感器网大一些。这主要是人感知物、标识物的手段,除了有传感器网,还可以有二维码/一维码/RFID等。如用二维码/RFID 标识桌椅之后,就可以形成物联网,但二维码/RFID并不在传感器网络的范畴。
物联网科普暨小型物联网演示平台
*
*
物联网的几项关键技术
物联网的4个主要的技术:
(1)RFID
(2)传感器
(3)嵌入式智能(embedded intelligence)
(4)纳米技术。
因此,“物联网”也叫传感网,是指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比如射频识别装置、二维码识读设备、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装置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可让所有物品能远程感知和控制,形成一个更加智慧的生产生活体系。
物联网科普暨小型物联网演示平台
*
*
重点介绍无线传感器网络(WSN)
物联网科普暨小型物联网演示平台
*
*
WSN体系结构
物联网科普暨小型物联网演示平台
*
*
WSN的来龙去脉 - 1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构想最初是由美国军方提出的,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所计划署(DARPA)于1978年开始资助卡耐基-梅隆大学进行分布式传感器网络的研究,这被看成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雏形。从那以后,类似的项目在全美高校间广泛展开,著名的有UC Berkeley的Smart Dust项目,UCLA的WINS项目,以及多所机构联合攻关的SensIT计划,等等。在这些项目取得进展的同时,其应用也从军用转向民用。在森林火灾、洪水监测之类的环境应用中,在人体生理数据监测、药品管理之类的医疗应用中,在家庭
环境的智能化应用以及商务应用中都已出现了它的
身影。目下,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商业化应用也已逐
步兴起。美国Crossbow公司就利用SmartDust项目
的成果开发出了名为Mote的智能传感器节点,还有
用于研究机构二次开发的MoteWorkTM开发平台。
这些产品都很受使用者的欢迎。
物联网科普暨小型物联网演示平台
*
*
WSN的来龙去脉 - 2
1
第一代
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出现了将传统传感器采用点对点传输、连接传感控制器而构成传感器网络雏形,我们把它归之为第一代传感器网络。
2
第二代
随着相关学科的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传感器网络同时还具有了获取多种信息信号的综合处理能力,并通过与传感控制器的相联,组成了有信息综合和处理能力的传感器网络,这是第二代传感器网络。
3
第三代
而从上世纪末开始,现场总线技术开始应用于传感器网络,人们用其组建智能化传感器网络,大量多功能传感器被运用,并使用无线技术连接,无线传感器网络逐渐形成。
物联网科普暨小型物联网演示平台
*
*
WSN的应用现状
WSN
环境监测和预报
安全监测
空间探索
智能家居
复杂机械监控
物联网科普暨小型物联网演示平台专题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