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 罗蒂与当代分析哲学理查罗蒂与当代分析哲学【作者】刘永明罗蒂( Richard Mckay Rorty,1931 ),美国当代著名哲学家, 分析哲学的主要批判者,新实用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 20 年间,以逻辑经验主义为主的分析哲学占据了美国哲学的绝对支配地位。但 60 年代中期以后,这种哲学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一方面, 分析哲学内部反正统力量( 如科学哲学内部的反唯科学论潮流、语言哲学内部的反传统意义论思潮)崛起;另一方面,欧洲大陆各哲学流派正深刻地影响美国哲学界,发展迅速。在这种理论背景下,受现代主义和泛文化思潮的影响, 70 年代后, 罗蒂对分析哲学从怀疑、不满发展到反感。罗蒂早年主要研究历史和形而上学, 60 年代兴趣转向分析哲学,接受后维特根斯坦、 W 塞拉斯、奎因的影响, 把分析哲学的兴起看作哲学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转向他自己的哲学研究也具有同样的意义。 80 年代后,罗蒂对分析哲学持更严峻的批判态度,认为当前分析哲学家已经不再是科学的哲学家; 不赞成分析哲学家和欧洲大陆哲学家相互轻视的态度, 主张双方的联合, 组成一种后哲学的文化, 这种文化不再把科学、诗歌、哲学严格分裂开来。罗蒂擅长分析哲学派的语言分析, 对哲学史和当代欧陆哲学素有研究, 这两方面的积累, 为罗蒂提出和发展自己的哲学思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罗蒂的主要著作有:《语言学的转向》( 1967 )、《哲学和自然之镜》( 1979 )、《实用主义的归结》( 1982 )。罗蒂新实用主义的最主要的影响来自杜威和詹姆士,《实用主义的归结》是罗蒂新实用主义的代表作。该书由 12 篇论文组成,主要思想是把现代哲学的特点归结为实用主义和表象主义之间的斗争, 或作为解释的哲学和作为知识的批判的哲学之间的斗争。罗蒂试图把美国的实用主义和当代欧洲哲学发展的结果, 即美国实用主义和欧陆的解释的哲学结合起来, 以此来探寻哲学的过去和未来之间的联系。论文通过对詹姆士等人哲学观点的讨论, 展现出当代哲学的面貌及其在当代文化中的地位。罗蒂提出了后哲学的文化的概念, 改变了传统哲学至高无上的地位, 主张哲学应更接近于文化批判、社会科学中的解释以及实用主义的方法。罗蒂根据分析时代认识论行为主义对实用主义进行的最新解释, 在学理上已比老实用主义更为精致, 并更符合当代哲学辨析的水准了; 罗蒂的新实用主义或者说实用主义的复活给哲学的未来带来了新的希望。《
理查·罗蒂与当代分析哲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