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电源EMC及安全规范设计
开关电源不需要沉重电源变压器,含有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优点,且市场上已经有成品开关电源集成控制模块,使电源设计、调试简化很多,所以,在大多数电子设备(如计算机、电视机及多种控制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开关电源本身产生多种噪声却形成了一个很强电磁干扰源。这些干扰伴随开关频率提升、输出功率增大而显著地增强,对电子设备正常运行组成了潜在威胁。所以,只有提升开关电源电磁兼容性,才能使开关电源在那些对电源噪声指标有严格要求场所下被采取。
开关电源产生噪声原因
开关电源种类很多,按变换器电路结构可分为串并联式和直流变换式两种;按激励方法可分为自激和它激两种;按开关管组合可分为桥式、半桥式、推挽式等。但不管何种类型开关电源全部是利用半导体器件开和关工作,并以开和关时间比来控制输出电压高低。因为它通常在20kHz以上开关频率下工作,所以电源线路内dv/dt、di/dt很大,产生很大浪涌电压、浪涌电流和其它多种噪声。它们经过电源线以共模或差模方法向外传导,同时还向周围空间辐射噪声。图1给出了一个经典开关电源电路简图,下面以此为例分析其产生噪声关键原因。
一次整流回路噪声
在一次整流回路中,整流二极管D1~D4只有在脉动电压超出C1充电电压瞬间,电流才从电源输入侧流入。所以,一次整流回路产生高次畸变波,形成噪声。
开关回路噪声
一是电磁辐射。电源在工作时,开关管T处于高频率通断状态,在由脉冲变压器初级线圈L、开关管T和滤波器C组成高频电流环路中,可能会产生较大空间辐射噪声。假如C滤波不足,则高频电流还会以差模方法传导到交流电源中去。二是感性负载引发浪涌电压。在开关回路中开关管T负载是脉冲变压器初级线圈L,是感性负载,所以开关管在通断时,在脉冲变压器初级线圈两端会出现较高浪涌电压,很可能造成和此同一回路电子器件(尤其是开关管T)损坏。
二次整流回路噪声
一是电磁辐射。电源在工作时,整流二极管D也处于高频通断状态,由脉冲变压器次级线圈L、整流二极管D和滤波电容C组成了高频开关电流环路,可能向空间辐射噪声。假如电容C滤波不足,则高频电流将以差模形式混在输出直流电压上,影响负载电路正常工作。
二次整流回路噪声
二是浪涌电流。硅二极管在正向导通时PN结内电荷被积累,二极管加反向电压时积累电荷将消失并产生反向电流。因为二次整流回路中D在开关转换时频率很高,即由导通转变为截止时间很短,在短时间内要让存放电荷消失就产生反电流浪涌。因为直流输出线路中分布电容、分布电感存在,使因浪涌引发干扰成为高频衰减振荡。
控制回路噪声
控制回路中脉冲控制信号是关键噪声源。
分布电容引发噪声
一是Ci作用。散热片K和开关管T集电极间即使有绝缘垫片,但因为其接触面较大,绝缘垫较薄,所以二者之间分布电容Ci在高频时不能忽略。所以高频电流会经过Ci流到散热片上,再流到机壳地,最终流到和机壳地相连交流电源保护地线PE中,以产生共模辐射。二是Cd作用。脉冲变压器初、次级之间存在分布电容Cd,可能会将原边高频电压直接耦合到副边上去,在副边用作直流输出两条电源线上产生同相位共模噪声。
开关电源电磁兼容性设计
抑制开关电源噪声可采取三方面技术。
一、是减小干扰源干扰能量;
二、是破坏干扰路径;
三、是采取屏蔽。
减小干扰源能量
因为开关电源干扰源是不可能消除,所以减小干扰源能量就显得很必需。通常采取方法有:
(1)并接RC电路。在开关管T两端加RC吸收电路;在二次整流回路中整流二极管D两端加RC吸收电路,抑制浪涌电压。
(2)串接可饱和磁芯线圈。在二次整流回路中,和整流二极管D串接带可饱和磁芯线圈,可饱和磁芯线圈在经过正常电流时磁芯饱和,电感量很小,不会影响电路正常工作;一旦电流要反向流过时,磁芯线圈将产生很大反电势,阻止反向电流上升,所以将它和二极管D串联就能有效地抑制二极管D反向浪涌电流。现在已经有超小型非晶型磁环成品,能够直接套在二极管正极引线上,使用方便。
破坏干扰路径
一是针对开关电源中分布电容引发电场噪声采取方法。关键抗干扰方法有:
(1)降低开关管集电极和散热片之间耦合电容Ci。选择低介电常数材料作绝缘垫,加厚垫片厚度,并采取静电屏蔽方法,。
通常开关管外壳是集电极,在集电极和散热片之间垫上一层夹心绝缘物,即绝缘物中间夹一层铜箔,作为静电屏蔽层,接在输入直流0V地上,散热片仍接在机壳地上,这么将大大降低集电极和散热片之间耦合电容Ci,也就降低了它们之间电场耦合。
(2)降低脉冲变压器分布电容Cd。在一次侧和二次侧间加静电屏蔽层,屏蔽层应尽可能靠近发射极并接地,这么
2021年EMC及安全标准规范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