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揠苗助长》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个寓言故事。
2、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理解寓意,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寓意,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教具: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我知道大家都特别聪明,那么快来帮小兔子想想办法吧:[课件出示]春天,勤劳的小白兔在自已家房前的空地上撒上了许多白菜籽,它想早点收获绿油油的水灵灵的大白菜。可是,它又不知道该怎么做,你有什么好办吗?
果然都是好主意,相信小白兔听了我们的好办法,一定会大丰收的。可是,古时候有一个人同样想让庄稼快点长大,却用了不同的方法,你想不想知道他用了什么办法?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则寓言(板书)
“寓”是我们这节课要认的生字,我们看它和谁长得像?
今天我们是第一次接触寓言,老师告诉大家这是一种文学体裁,通过一个小故事来告诉我们一个大道理。今天我们来学习的寓言叫《揠苗助长》,有人说: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不大,却能从里面拿出很多的东西。同学们着这个题目,你想从这由寓言的魔袋里拿出什么好东西呢?你想知道什么?
学贵有疑,会提问题的同学一定是会学习的同学。那有了疑问,我们怎样去解开疑惑呢?到哪去找答案?
二、品读感悟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课堂上最美妙的声音便是同学门的朗朗读书声。请同学们用自己最动听的声音把课文读一遍,读课文有什么要求呀?)
2、现在谁来说说揠苗助长的意思。
生:揠苗助长是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意思?(评:你真会读书,才读了1遍就在文中找到它的意思了,真能干,把掌声送给他。)
师总结:揠——拔 助——帮助 谁能给寓言换个题目?。
3、质疑:小朋友们,这位农夫为什么要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呢?(生:他很急) 你从哪里知道他很急呢?(第一自然段)
1、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用笔划出急的句子或词语,师巡视。
2、交流反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出示句子并指导)
A、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
师: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他急在哪里?(巴望、天天)
师:“巴望”能换个词吗?(希望、盼望),谁再来读读这句话?指名读【你读出了农夫急切的心情。谁能像他这样读一读,如果读不好,师范读: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谁能像老师这样子读读。(你来)】我感到你急切的心情,谁还想读?我看到了你巴望的眼神。
(评:你读出了天天去看,可见农夫心里很急呀!)
师引:其实还有一句话,可以看出农夫是看着眼里,急在心里。
B、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师评:你都走到农夫的心里去了
禾苗一点也没有长高吗?(长高了)你怎么知道?
好像:其实是长高了,只是……(长得很慢)
小结:禾苗是长高了,由于长的慢,农夫没有感觉到。所以文中说好像一点也没有长高。
除了这两处,还有那句话看出农夫的着急
C、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他们长。”
师: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他急在哪里?(焦急地、转来转去)
师:谁也来读读这句话,(你读出了转来转去,但还不够焦急。)
(如果读得好,评:真是个急性子的农夫!)
谁再来读?(这才叫焦急呀!可自言自语能这么读吗
教学设计之揠苗助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