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差别感觉阈限感受性.ppt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3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差别感觉阈限感受性
差别感觉阈限感受性差别感觉阈限感受性第三章第一节 感觉的一般概念感觉概述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感觉现象
第三章第一节 感觉的一般概念
感觉概述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感觉现象
贝克斯顿(Boxton)在美国麦吉利大学所做的感觉剥夺研究,募集了大学生志愿者作为参加实验的人。
志愿者每天躺在床上睡觉,并有每天20美元的酬劳。他们可以自己决定何时退出实验。
感觉剥夺实验
观察窗
空气调节装置
扬声器
记录生理
数据的导线
护目镜
耳机
麦克风
手铐
感觉剥夺实验
实验结果
大多数被试在实验开始后24—36小时内要求退出,没有人坚持72小时以上。
实验过程
睡觉
厌倦、不安
制造刺激
出现幻觉
唱歌
吹口哨
自言自语

*
*
1 感觉的定义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2 感觉的种类
按照刺激的来源:
外部感觉是由外部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所引起的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皮肤感觉又包括触觉、温觉、冷觉和痛觉);
内部感觉是由身体内部来的刺激所引起的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机体觉又叫内脏感觉,它包括饿、胀、渴、窒息、恶心、便意、性和疼感觉)。
普通心理学
第三章第一节 感觉概述
光幻视说明你的大脑创造感觉:光感实践
*
*
3 感觉的编码
我们的神经系统不能直接加工外界输入的物理能量或化学能量,如光波和声音。这些能量必须经过感官的换能作用,才能转化为神经系统能够接受的神经能或神经冲动。这个过程就是我们所说的感觉编码。
普通心理学
第三章第一节 感觉概述
*
*
3 感觉的编码
特异化理论
主张:不同性质的感觉是由不同的神经元来传递信息的。有些神经元传递红色信息,有些神经元传递甜味信息,当这些神经元分别被激活时,神经系统把它们的激活分别解释为“红”和“甜”。
模式理论
主张:编码是由整组神经元的激活模式引起的。红光不仅引起某种神经元的激活,而且引起相应的一组神经元的激活,只不过某种神经元的激活程度较大,而其他神经元的激活程度较小。整组神经元的激活模式才产生了红色的感觉。
普通心理学
第三章第一节 感觉概述
*
*
1 定义
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感觉阈限: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上限与下限
感受性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反比,即感觉阈限高,感受性低;感觉阈限低,感受性高。
2 种类:
绝对感觉阈限(感受性):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
差别感觉阈限(感受性):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又叫差别阈限或最小可觉差,。
普通心理学
第三章第一节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
*
3 韦伯定律:德国生理学家韦伯,1840
ΔI∕I=K
ΔI是差别阈限;I是原来的刺激强度;K是常数。
韦伯定律只适用于中等的刺激强度,在下限附近韦伯分数增高;
在上限附近下降。E:举重,最后一根稻草
费希纳定律:德国心理学家费希纳,1860
S=KlgR
其中S是感觉强度,R是刺激强度,K是常数。
感觉的大小同刺激强度的对数成正比。刺激强度按对数级数递增,而感觉强度按算术级数递增。只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
普通心理学
第三章第一节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
*
3 乘方定律:
美国心理学家斯蒂文斯,20世纪50年代
P=KIn
P是指知觉到的大小或感觉大小,I指刺激的物理量,K和n是被评定的某类经验的常定特征。
心理量并不随刺激量的对数的上升而上升,而是刺激量的乘方函数(或幂函数)。换句话说,知觉到的大小是与刺激量的乘方成正比例的
普通心理学
第三章第一节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差别感觉阈限感受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623466021
  • 文件大小1.41 MB
  • 时间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