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6 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一、概述小儿具有生机旺盛而又稚嫩柔软的生理特点,一方面生机蓬勃, 发育旺盛;另一方面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其“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而又“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主要是针对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和主要健康问题,通过对家长开展中医饮食起居指导、传授中医穴位按揉方法,改善儿童健康状况,促进儿童生长发育。二、服务流程图及说明服务流程见图 2。(一)预约儿童家长在儿童 6、 12、 18、 24、 30、 36月龄时,结合儿童健康体检和预防接种的时间,预约儿童家长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接受儿童中医药健康指导。(二)儿童中医饮食起居指导根据不同月龄儿童的特点,向家长提供儿童中医饮食调养、起居活动指导。(三)传授中医穴位按揉方法在儿童 6、 12月龄时,向家长传授摩腹和捏脊的方法;在 18、 24月龄时,向家长传授按揉迎香、足三里穴的方法;在 30、36 月龄时,向家长传授按揉四神聪穴的方法。三、儿童中医保健方法和技术(一)饮食调养 ,尽量延长夜间喂奶的间隔时间。 ,避免偏食,节制零食,按时进食,提倡“三分饥”,防止乳食无度。 、软、烂、碎,而且应品种多样。 ,寒凉食物要适度。(二)起居调摄 ,逐步养成夜间睡眠、白天活动的作息习惯。 ,适时把尿;培养每日定时大便的习惯。 ,不可紧束而妨碍气血流通,影响骨骼生长发育。 ,正确理解“春捂”;夏季纳凉要适度,避免直吹电风扇,空调温度不宜过低;秋季避免保暖过度,提倡“三分寒”,正确理解“秋冻”;冬季室内不宜过度密闭保暖,应适当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多见风日,以增强体质。(三)推拿方法 (1)位置:腹部。(2)操作:操作者用手掌掌面或示指、中指、环指的指面附着于小儿腹部,以腕关节连同前臂反复做环形有节律的移动,每次 1~3分钟。(3)功效:具有改善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的作用。 (1)位置:背脊正中,督脉两侧的大椎至尾骨末端处。(2)操作:操作者用双手的中指、环指和小指握成空拳状,示指半屈,拇指伸直并对准示指的前半段。施术从长强穴开始,操作用双手示指与拇指合作,在示指向前轻推患儿皮肤的基础上与拇指一起将长强穴的皮肤捏拿起来,然后沿督脉两侧,自下而上, 左右两手交替合作,按照推、捏、捻、放、提的前后顺序,自长强穴向前捏拿至脊背上端的大椎穴捏一遍。如此循环,根据病情及体质可捏拿 4~6遍。从第 2遍开始的任何一遍中,操作者可根据不同脏腑出现的症状,采用“重提”的手法,有针对性的刺激背部的脏腑俞穴,以便加强疗效。在第 5遍捏拿儿童脊背时, 在儿童督脉两旁的脏腑俞穴处,用双手的拇指与示指合作分别将脏腑俞穴的皮肤,用
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