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解析
望海潮解析望海潮解析课文导入
课文导入
( ),兴盛于( ),是一种可以合乐歌唱的新诗体。
隋唐
宋
,故又称(“ ”),因词“合乐而歌”,故又称(“ ”)或(“ ”)因词的句子往往长短不齐,故又称(“ ”)
诗余
曲子
曲子词
长短句
3.( )是词 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词的主要内容,( )是一首词调的名称,它决定词 的
( )、( )、( )
首词可以没有( ),但绝不可没有( )
标题
词牌
字数
句数
平仄
标题
词牌
,宋词可分为( )和( )
其代表作家(词人)分别是 ( ) ( )等;
( )( )( )等。
豪放派
婉约派
苏轼
辛弃疾
柳永
李清照
姜夔
,词可分为( )、( )、( ),其字数分别为( )、
( )、( )。
小令
中调
58字以内
91字以上
长调
59—90
婉约派四大旗帜
“闺语”:李清照
“别恨”:晏殊
“情长”:柳永
“愁宗”:李煜
词的有关知识
: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并在宋代发展到高峰。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所以又称“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歌词”等。
:词牌是一首词的词调的名称,词的标题是词的主要内容的集中体现。
:
按字数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
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阕或片)
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岳飞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
柳永其人
柳永,北宋词人,福建人,出身于官宦门第,自幼受到了良好的文化艺术熏陶,但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他们家三兄弟(三复、三接、三变)都有文名,时称“柳氏三绝“。
原名三变,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叫柳七,柳永做过屯田员外郎等小官,所以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许。
个性化特点: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被誉为“才子词人”
“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
“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肯以低身俯就这些女子,肯看她们心上的伤痕。”
柳词从题材方面看,大体可分三类:
写都市生活和风光;
写男女间的恋情;
写羁旅行役之苦。
柳永 (约980--约1053年),
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流落于汴京、苏州、杭州等地,每到一地都流连于秦楼楚馆,为歌伎填词作曲。最后,他在饱受世态炎凉,“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至景佑元年(1034年)54岁时方才考取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郎中。柳永终客死襄阳,家无余财,群伎合金葬之南外 。
仕途不顺
飘零沦落
自由张狂
第一次赴京赶考,落榜了。第二次又落榜。按说,补习补习,完全可以东山再起。可不服输的柳永就是沉不住气,由着性子写了首牢骚极盛而不知天高地厚的《鹤冲天》。发牢骚的柳永只图一时痛快,压根没有想到就是那首《鹤冲天》铸就了他一生辛酸。 没有几天,柳永的《鹤冲天》就到了宋仁宗手中。仁宗反复看着,吟着,越读越不是滋味,越读越恼火。特别是那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真是刺到了宋仁宗的痛点上。三年后,柳永又一次参加考试,好不容易过了几关,只等皇帝朱笔圈点放榜。谁知,当仁宗皇帝在名册薄上看到“柳永”二字时,龙颜大怒,恶恨恨抹去了柳永的名字,在旁批到:“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柳永自称:“奉旨填词。”
望海潮解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