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没有农业的社会化,就没有全部的巩固的社会主义。农业社会化的步骤,必须和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强大的工业的发展相适应。”
—毛泽东
2
主要内容
本章论述从新中国成立后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历史,分析新中国建立初期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依据并阐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理论、方针、政策及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伟大意义。
3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4
第一节
5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中国社会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是历史的必然。
6
性质:过渡性质的社会
基本特征:
在经济上,实行国营经济主导的包括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和国家资本主义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
在政治上,新民主主义的政权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
在文化上,实行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7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毛泽东对总路线修改手稿
8
2、总路线的内容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9
总路线
工业化
农 业
手 工 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三大改造
主体
两翼
建设与改造
同时并举
工业化与改造
紧密结合
解放生产力
与发展生产力、
变革生产关系与发
展生产力有机统一
总路线的内容与关系
10
毛概第四章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