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平(利)二级公路第二协议段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说明
第一节编制依据和范围
一、编制依据
1.安(康)平(利)二级公路《一阶段施工图设计》第二协议段(K48+500~K66+000)设计图纸第一册~第四册及《一阶段施工图补充设计》。
2.安康市安平二级公路改建工程项目管理办公室提供招标文件第一、第二卷即协议条款和技术规范。
3.安康至平利二级公路改建工程施工招标《标前会议纪要》及补遗书等。
4.国家、交通部颁发现行技术规范、规程、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5.参与建设单位组织现场考查活动所了解现场施工环境、条件等。
6.我单位长久从事高等级公路所积累施工经验和现有施工设备、管理水平等。
二、编制范围
安(康)平(利)二级公路改建工程N2标段(K48+500~K66+000)、桥涵、隧道、防护排水及其它工程。
第二节工程概况
1.安康至平利公路,原是316国道中一段,现为一条关键省际干线,编号S208。线路起于平利县缫丝厂(K22+760),止于安康市酒厂门口(K90+000),。按山岭重丘区二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行车速度40km/h,,,平曲线通常半径100m,极限半径50m。
2.N2标段起点在大贵镇石家湾村,桩号为K48+500;终点在老县镇凤山铺村周围,桩号为K66+000,。
3.本标段线路基础沿旧路修建,依山傍河。新修隧道2座227m,大桥1座205m,,,;;改建小桥3座,涵洞8道;利用中桥1座,小桥5座。
4.线路自标段起点至K51+455沿黄洋河右岸绕行,至K51+505处设大麻柳树隧道(152m),出隧后设黄洋河大桥二次跨过在黄洋河;线路前行至K52+400处进入七里沟,两侧山高路窄,直至K58+000两侧山势稍缓。线路穿过老县镇和锦屏镇,沿县河左侧前行,在马鞍铺周围设3*16m预应力钢筋砼连续板梁桥跨过县河,成新修道路。在K63+615处设何家沟口隧道(75m),出隧后设2*20m后张法预应力砼板梁桥,在K65+484处设3*16m预应力钢筋砼连续板梁桥,又在K65+*20m后张法预应力砼板梁桥,线路止于K66+000。
5.本标段关键工程量为:
路基开挖土方:63408m3
路基开挖石方:366363m3
路基填筑土石:161955m3(包含填前压实)
钻孔桩:490m/36根
桥梁基础砼:1748m3(包含片石砼、钢筋砼)
桥梁下部圬工:1319m3(包含片石砼、钢筋砼)
桥梁上部砼浇注:966m3
预制预应力砼梁板:(包含箱梁、空心板)
砼桥面铺装:
桥梁钢筋制安:
预应力钢绞线:
钢筋砼盖板涵:
石拱涵:
隧道明挖土石方:4560m3
隧道洞挖土石方:19300m3
喷20号砼支护:1100m3
型钢钢架支护:
小导管及锚杆:
洞身砼衬砌:(含边沟、电缆槽、洞门)
洞内砼路面:653m3(含基层)
洞内钢筋制安:(含钢筋网)
6.招标要求工期为14个月。
第三节施工条件
一、地形、地貌
线路在大巴山脉北坡,为低山区地貌。地形呈南高北低之势,由北向南山势逐步增高,沟谷逐步加深。河流、山脊走向均为南北向,沿线地表起伏大,沟谷呈鸡爪状分布较多。
本区山高坡陡,岩石风化破碎强烈,易形成坍毁、滑坡。地貌可细分为:丘陵山地、河流阶地、河漫滩等微地貌单元。
二、地质、地震
本协议段路线在昆仑~秦岭褶皱系南秦岭下古生代褶皱带东南部,属地槽体系。区内结构形迹关键以褶皱、断裂隆起及断陷盆地为主,在老县~竹溪复式向斜褶皱区,最南端跨入平利隆起区。
桥梁场地上部土层为砂、砾、卵石,下部以千枚岩及千枚状泥质板岩为主,工程条件好。涵洞场地在坡洪积碎石土及混碎石亚粘土为主。填方路基多在冲沟、稻田、池塘等低路段,地表有一层灰、灰黑色低液限粘土或人工填土;挖方路基以泥质板岩、碳质板岩、千枚岩为主。隧道场地岩性以千枚岩及千枚状泥质板岩为主,围岩类别低,具千枚状结构,片剪发育。
区域内地震烈度划为Ⅶ度,可能在软弱结构和坡面倾角小于坡角段发生滑坡。
不良地质现象有滑坡、泥石流、坍毁和坍塌
三、气候、水文
线路区域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一月最冷,平均气温2℃;七月最热,平均气温26℃,℃
2021年安平二级标准施工组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