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博物馆展览走出去的实践探索.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博物馆展览“走出去”的实践探索


该论文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
  摘 要:国际文化交流愈加频繁,越来越多的博物馆以“走出去”办展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地处北疆的内蒙古博物院在展览“走出去”实践中,打破传统办展模式,在展览选题、内容策划、展品挑选、陈列布展等方面开展合作,并在实践探索中进行着思考和总结。
  关键词:博物馆;展览;走出去;探索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和国家形象传播上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我国的国际文化交流愈加频繁。在这一背景下,国家提出了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文化走出去”战略,以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以及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作为传统文化汇集之地,博物馆在“文化走出去”中贡献着一己之力,通过跨境举办展览的形式,以更直观、更具感召力的方式表达着中国文化。
  成立于1957年的内蒙古博物院是一座集历史、民族、自然特色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60余年来,凭借独具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的文物珍藏与国内外多家博物馆开展交流合作。特别是近些年随着对外交流的增多,内蒙古博物院的展览频繁走出国门,所到国家包括日本、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法国、西班牙、荷兰、意大利、比利时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1 “大辽”展之实践过程
  2017年4月22日至10月29日,“大辽—中国·内蒙古契丹精品文物展”(简称“大辽”展)由内蒙古博物院与荷兰德伦特省博物馆共同策划和举办。通过展示百余件契丹珍贵文物,再现契丹民族当时生产生活状况、高度奢华的墓葬制度、兼容并蓄的宗教文化,以及契丹在草原游牧四方时与北宋、西夏、西域、伊斯兰诸国保持的政治、文化领域的密切交流关系。
  面对不同文化背景和审美情趣的外国观众,如何将中国文化通过特色文物展现,如何让外国观众认知、了解和欣赏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北方草原游牧民族文化,是双方在此次合作办展中重点考量的问题。筹展之初,办展双方就确立了联络人和策展人,任何需要沟通的问题由双方联络人进行英文交流和确认。展览在荷兰举办,因此博物馆双方在展览选题、内容策划、展品挑选、陈列布展等方面都以荷兰观众为中心,力求展览能为当地观众所接受、理解和喜爱。
   确定选题
  近年来,中国的发展为世界瞩目,中国不再是神秘的国度,越来越多的人希望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这为国内博物馆赴境外展览提供了良机。然而,作为曾统治中国北方近200年的契丹族以及其所建立的大辽王朝却很少被外国人所了解,一些历史书籍还将契丹视为宋朝的附庸甚至偏见地将其列为蛮夷之族,忽略了“契丹”一词曾代表中国风靡世界。随着近年来对辽墓的考古发掘,大批精美文物重现世间,辽史及辽文化得以真实再现。因此,为了让更多外国观众了解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古代北方草原游牧民族这一独特且神秘的文化,中荷双方共同筹办了“大辽”展。
   选定展品
  展览选题确立后,就进入到展品的挑选阶段。内蒙古博物院策展人撰写了展览的内容文本和展品目录,经过多次沟通以及荷兰方实地察看文物后,双

博物馆展览走出去的实践探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8888u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