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ICU 室护士配置方法改进对护士工作压力的影响 ICU ( intensive care unit) 即重症加强护理病房。重症监护室( ICU) 是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新型医疗设备的诞生和医疗管理体制的改进而出现的一种集现代化医疗技术为一体的医疗组织管理形式;它是危重患者聚集、护理业务骨干较为集中地工作场所。重症监护室的建立挽救了众多的危机重症患者的生命,大大降低了危重患者的死亡率,同时也需要护士付出更多的劳动和精力。重症监护室是治疗和护理各类重症患者的医疗单位,由于所护理的病人病情危重, 给 ICU 护士带来很大的脑力、体力和心理上的压力,使她们容易产生心理疲劳,并且影响身心健康,降低工作满意度和护理服务质量; 随着医疗护理服务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范围的扩大和护理人员角色的延伸,大大增加护理工作量,高强度满负荷的工作,使得护士工作压力相对增大,护理人才流失相对偏高。那么如何缓解护士压力,提高护理质量与效率,提高护士自身的成就感和认同感,相对延长护理骨干在 ICU 室工作年限,是护理管理者需要关注与研究的课题。为此,我院根据 ICU 室护理岗位的任务,实际工作量, 护士的业务技术水平、职称、工作经验等条件,对护理人力资源科学配置。排班方法进行合理改进,对减缓护士工作压力,取得满意效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调查对象本研究以护理工作工作压力相对大的重症监护室 ICU 室护士以及监护室内患者或家属为调查对象, ICU 室护士调查人数 32例; ICU 室患者( 家属) 60 例。分别对护士及患者行满意度调查。 调查时间调查时间分别选取护士配置方法改进前后的 3 个月的时间段,即调查改进前的 2013 年3 月至 5 月和改进后的 2013 年 7 月至 9 月。 调查方法均按开放床位 14 张,床位使用率 90% 计算。分别采取两种不同的排班方法配置护士,对患者和护士满意度进行改进前后比较( 护士人数均不变) 1. 改进前: 采取传统的排班模式,即三班轮班制。根据护理工作的不同内容确定每班次护士的工作( 即有治疗护士、办公室护士、护理班护士,主班护士责任班护士等)。 1. 改进后: 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按床位把护士分成护理小组。每组根据护士的知识基础、工作经验、思维水平及技能来分层配置护士( 仍是三班轮班制) 。护士与管理小组、床位直接对应。实施管床组长,管床护士两级管理制度。由护理组长负责本组全面工作,保证床位分配到人,责任到人。优势是,值班护士直接面对患者的人数比原来要少,小组之间根据病人的病情, 工作量可相互支援。 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 检验, P <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士配置方法进前后护士满意度比较改进后护士满意度显著高于改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39. 409 , P < 0. 01) 。 护士配置方法改进前后患者( 家属) 满意度比较改进后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 χ2=65. 185 ,P < 0. 01) , 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护理工作具有较高的技术性,艺术性,服务性,是一种高风险行业。随着新的护理模式的展开,护士工作压力具有潜在增大的趋势,那么做为护理管理者
分析ICU 室护士配置方法改进对护士工作压力的影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