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电光效应实验
液晶是介于液体与晶体之间的一种物质状态。一般的液体内部分子排列是无序的,而液晶既具有液
体的流动性,其分子又按一定规律有序排列,使它呈现晶体的各向异性。当光通过液晶时,会产生偏振
面旋转,双折射等效应。液晶分子是含有极性基团的极性分子,在电场作用下,偶极子会按电场方向取
向,导致分子原有的排列方式发生变化,从而液晶的光学性质也随之发生改变,这种因外电场引起的液
晶光学性质的改变称为液晶的电光效应。
1888 年,奥地利植物学家 Reinitzer 在做有机物溶解实验时,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观察到液晶。
1961 年美国 RCA 公司的 Heimeier 发现了液晶的一系列电光效应,并制成了显示器件。从 70 年代开始,
日本公司将液晶与集成电路技术结合,制成了一系列的液晶显示器件,并至今在这一领域保持领先地位。
液晶显示器件由于具有驱动电压低(一般为几伏),功耗极小,体积小,寿命长,环保无辐射等优点,
在当今各种显示器件的竞争中有独领风骚之势。
【实验目的】
,测量液晶光开关的电光特性曲线,并由电光特性
曲线得到液晶的阈值电压和关断电压。
,液晶光开关的时间响应曲线,并由时间响应曲线得到液晶的上升时
间和下降时间。
,了解液晶
光开关的工作条件。
,学习和掌握这种矩阵所组成的液晶显示器构成文字和图
形的显示模式,从而了解一般液晶显示器件的工作原理。
【实验仪器】
本实验所用仪器为液晶光开关电光特性综合实验仪,其外部结构如图 6 所示。下面简单介绍仪器各
个按钮的功能。
模式转换开关:切换液晶的静态和动态(图像显示)两种工作模式。在静态时,所有的液晶单元所
加电压相同,在(动态)图像显示时,每个单元所加的电压由开关矩阵控制。同时,当开关处于静态时
打开发射器,当开关处于动态时关闭发射器;
静态闪烁/动态清屏切换开关:当仪器工作在静态的时候,此开关可以切换到闪烁和静止两种方式;
当仪器工作在动态的时候,此开关可以清除液晶屏幕因按动开关矩阵而产生的斑点;
供电电压显示:显示加在液晶板上的电压,范围在 ~ 之间;
供电电压调节按键:改变加在液晶板上的电压,调节范围在 0V~ 之间。其中单击+按键(或
-按键)可以增大(或减小)。一直按住+按键(或-按键)2 秒以上可以快速增大(或减小)
供电电压,但当电压大于或小于一定范围时需要单击按键才可以改变电压;
透过率显示:显示光透过液晶板后光强的相对百分比;
透过率校准按键:在接收器处于最大接收状态的时候(即供电电压为 0V 时),如果显示值大于“250”,
则按住该键 3 秒可以将透过率校准为 100%;如果供电电压不为 0,或显示小于“250”,则该按键无效,
不能校准透过率。
液晶驱动输出:接存储示波器,显示液晶的驱动电压;
光功率输出:接存储示波器,显示液晶的时间响应曲线,可以根据此曲线来得到液晶响应时间的上
升时间和下降时间;
第 1 页
扩展接口:
液晶电光效应实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