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压氧舱工作制度.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高压氧舱工作制度一、医护人员应着装整齐,仪表庄重,工作严谨、细心,一丝不苟, 确保高压舱治疗时的安全。二、非本室人员不得随意进入, 参观者须经请示同意方可接待, 室内严禁吸烟。三、熟悉高压舱环境及各种设施的性能, 掌握操作使用方法, 保证各部件处于良好工作状态。四、除操舱人员外, 操纵台上所有仪表、开关、通讯联络系统一律不准随便触动。开舱期间不准私用舱内外专线联络电话。不准聊天、听音乐等。五、舱内应备齐各种抢救物品、器械及常规用物, 专人负责, 定期检查、补充,定位放置,保持常备状态。六、病员进舱前须更换棉织衣、裤、袜及拖鞋,严禁将易燃、易爆、怕压物品带入舱中,如化纤衣服( 棉纶、尼龙、涤纶、睛纶) 、乙醇、打火机、火柴、钢笔、手表、收录机、传呼机、手机等。每次进舱前严格督促检查,以免发生意外。七、做好病人的解释工作, 详细介绍进舱的注意事项, 消除紧张心理, 以取得病人合作。八、禁止在舱内打闹、来回走动及大声喧哗, 禁止随地吐痰, 乱扔果皮及其他杂物, 更不准乱动舱内设备和用重物敲击舱壁, 以免发生意外。九、操作人员必须严守工作岗位, 不准私自外出。要经常与舱内保持联系, 询问病情变化, 遇有特殊情况, 立即报告医师, 并做应急处理。十、严格操作规程, 认真做好操作记录, 未经请示不准随便更改治疗方案。十一、出舱后清理舱内卫生, 紫外线照射 30 分钟, 并及时通风 30分钟,地面用 % 过氧乙酸拖地,每周大扫除 1 次,每月空气培养 1 次。保持舱内清洁、整齐,物品放置有序。十二、芽孢杆菌感染或传染病出舱后应全面彻底消毒,关舱 3天,细菌培养连续 3 天阴性后,方可启用。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管理规范(试行) 为加强对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管理, 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卫生部联合颁发的《医用氧舱安全管理规定》( 质技监局锅发〔 1999 〕 218 号)的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规范。本规范所称的医用高压氧舱( 以下简称医用氧舱) 是医疗机构主要用于临床治疗缺氧性疾病、康复治疗、氧舱内抢救、氧舱内手术以及治疗高气压对机体损伤的一种特殊的医疗设备, 是近年来我国发展迅速的边缘性综合学科, 属高气压医学范畴。高压氧治疗只有合理使用、严格管理、规范操作才能确保临床疗效,避免恶性事故的发生。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一)医疗机构开展高压氧治疗技术的设备- 高压氧舱必须根据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实行准入制度。 1. 购置医用氧舱的基本条件: 医用氧舱使用单位必须是天津市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机构, 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非医疗机构不得以医用氧舱对外开展医疗业务。 2. 医疗机构购置医用氧舱前必须先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填写《医疗机构配置高压氧舱申请表》。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按照区域卫生规划, 进行论证同意后, 由区卫生行政部门上报市卫生局审核准入后,市局医政处颁发并填写《医用氧舱购置备案表》后,方可购置。 3. 医疗机构必须配置已取得《A5 级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及《医疗器械注册证》(两证需在有效期内)厂家制造合格的医用氧舱。 4. 使用进口医用氧舱时, 国外医用氧舱制造单位应按《进口锅炉压力容器安全质量许可制度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 取得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对其进行的进口压力容器

高压氧舱工作制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ranfand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