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融基金2004年A股市场11月投资策略报告
主要观点
★上月29日,,这是我国九年来首次加息。尽管本次加息的力度不大,但是它可能预示着中国利率从此走向上升通道。
★尽管2004年3季度上市公司整体的经营业绩较2003年同期有较大提升,但是部分周期性行业业绩的不可持续性以及宏观调控力度的进一步加强对房地产、钢铁、汽车等行业利润的挤压,使我们对2005年上市公司整体业绩水平的预期有所下降,特别是部分周期性行业的业绩在2004年2季度已经出现了见顶信号,上市公司股价水平的重新估值在所难免。
★虽然有保险资金直接入市等资金供给渠道拓宽等利好,但受即将实施的债券标准券折算率管理办法的影响和大扩容的压力,年底前资金不甚乐观。
★尽管政策面逐渐回暖,国九条的相关配套措施正在逐渐落实,但是随着证券市场逐渐国际化,国内上市公司估值的国际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市场正在逐渐形成自身的新的游戏规则。在目前大部分上市公司估值水平过高的市场背景下,政策面不希望股市继续调整与新的游戏规则要求市场继续调整的矛盾十分突出。
★我们认为,在新一轮加息周期已经展开的宏观背景下以及上市公司估值逐渐国际化的市场背景下增持煤炭、电力设备、海运等由于需求结构不同导致的景气周期延长的部分周期性行业股票,高速公路、港口、机场等防御型股票,受惠于国际产业转移的部分白色家电类企业及化学原料药企业,增持有定价能力的部分消费类企业,受惠于配额取消的具有竞争优势的部分纺织类企业,具有进入壁垒及品牌优势的部分中药企业,部分具有竞争优势的信息技术、电子类企业。减持钢铁、水泥、电解铝、工程机械等与投资需求相关的股票。
一、10月份A股市场行情分析
%,%,%,%。
10月涨幅最大的主要是防御型行业,包括煤炭、港口、机场和公路运输等,其他行业均有不同程度下跌,跌幅最大的是汽车、化纤、钢铁、建材和木材家具等行业。
10月资金流入较大的是传媒、原油开采、电子终端、港口、通信及广电设备、软件及系统集成、公路运输、机场和电子元器件等行业;同9月一样通信服务和银行等行业表现为较大的资金净流出。
2003年10月至今,上证指数下跌了7%以上,A股平均股价下降了13%以上,同期A股平均市盈率却下降了36%以上。显示在市场走弱的同时,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却逐步得到提升。2004年三季度的数据显示,上市公司平均每股收益同比增长了近30%。经营业绩的改善减缓了市场未来的调整压力,但相对于国际成熟资本市场,A股市场目前的估值仍然偏高,价值中枢继续向国际成熟资本市场接轨,仍然是中国股市中长期的主要趋势。
,和9月份基本持平,显示市场后续资金进场的意愿开始有所减弱。如果没有后续利好政策出台,重新激化新资金的进场意愿,估计下一阶段市场的活跃度将进一步降低。而缺乏量能的支撑,市场短期的调整格局将极有可能继续延续。
二、11月份基本面分析和展望
10月国家统计局和央行公布了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数据,其中有几项数据引人注目:
一是经济增速仍维持高位。%剔除季节因素后的环比出现轻微的反弹,这与三季
中融基金2004年A股市场11月投资策略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