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境内的方言主要为临海话,属吴语台州片。包括天台,三门,临海,仙居,黄岩,椒江,温岭,玉环,宁波市宁海县(宁海原属台州地区)岔路以南和温州市乐清县清江以北的地区也说台州话
状语后置
我要一个侧 我再要一个
多多完 非常多 (重叠表加强 “完”表程度)
有些字不带i 韵尾 有些字鼻尾韵失落
“怪” “快” “咸” “山”
动词“下”常用“落”
落雪 落雨 落车 落山
略有不同
序数词“二”常用“两”
“两楼”(二楼)
“两年级两班” (二年级二班)
十位数“二十”常用“廿”
“廿一”(二十一) “廿七”(二十七)
名词前缀“阿”的使用范围比较宽,有用于排行,人名的,有亲属称谓的
阿大,阿小 阿爸 ,阿哥 阿程,阿娜
“头”字常用做词尾
门口头 门口 鼻头 鼻子
领头 领子 夜头 晚上
表否定的词很多
勿 勿是【si】 勿用
非 非开【fe】【ki】 不去
否 否望【fao】【mong】
消 消吵,消吵 不要吵,不要吵
呒 呒告【m】【gao】 没关系
呒人【m】【ning】 没有人
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念念不忘的临海美食
临海的美食与当地风俗和节日有关,大多为当地特有,因此,我们称之为“月节美食”。
正月十四过元宵,吃糟羹
我们临海人的元宵节是正月十四过的,除了汤圆之外,家家户户还要搅糟羹。相传戚继光抗倭时,守城将士在风雪天守城,即便过节将士们也不能饮酒。百姓们为感谢他们,发明了
用带酒槽的新酒和肉菜米面
制成的糟羹,博得众将士
们的喜爱,从此成为当地的
传统美食。
清明吃青团
在临海,每当清明将近,家人往往举家出游踏青,到了田间地头,便在田埂上寻那长了小圆叶子、略带点毛的“青”,在外玩上一圈,也就满载而归了。回家将摘来的“青”煮熟捣汁,和糯米粉和在一起,粉团的颜色便绿的让人颇有胃口了。馅料有咸、甜两种,甜的是豆沙,咸的包豆腐干丁、笋丁、肉丁、咸菜等,为了能分开甜的和咸的青团,往往甜的包成圆的,而咸的包作大饺子的样子。包好的青团用鲜楮树叶垫到底下上屉蒸,伴着清明时节纷纷的雨,家家户户的青团便在雾气腾腾中出笼了。
立夏吃麦油脂,乌饭麻糍
麦油脂用面粉打浆湖,在涂抹了油脂的平底锅上摊成大如铜锣,薄如纸的油脂皮,再在用肉丝,绿豆芽,莴苣,鸡蛋丝,豆腐干,韭菜等制成各种馅,吃的时候自由选择各种馅料,用麦油脂皮包起来就可以了,要热吃的话,可以把麦油脂放在油锅里贴煎,等到两面焦黄,吃起来又香又酥。
乌饭麻糍就是用山上的乌饭树嫩枝(又叫乌叶)浸泡,取其汁调和糯米粉,蒸熟做成麻糍,卷一卷,内包细豆沙,外表再洒上一层嫩黄的松花粉。外则细腻爽滑,内则清香扑鼻,色泽乌亮,别有风味,据说牛吃了,都能补身。
临海话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