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结构、波导原理和制造
主要内容
回顾光的特性、基本的光学定律和定义
介绍光纤结构、分类、特性和射线光学解释
圆波导模式及其理论简介
单模光纤的特性、材料以及制造工艺
光纤的几种成缆方式
1光的基本特性
光的波动性
17世纪意大利格里马蒂和英国胡克
观测到光的衍射现象
1690年海牙物理学家惠更斯提出光
的波动性学说
1801年托马斯杨双缝干涉实验
1817年菲涅尔解释并重新演示了光
的衍射
1865年麦克斯韦发表电磁场理论并
预言光是一种电磁波
1888年赫兹实验证实了麦克斯韦的
预言
亮条纹中
杨氏双孔干实验
光两种典型的传播方式
假设光在各向同性的均匀介质中传播
球面波前
平面波前
点光源
光线
定义:具有相同相位的点的集合称为光的等相面或者波前
性质:光的传播方向垂直于波前
平面波
光波是一个横波,其传播方向垂直于电场()和磁场(Φ的振
动方向(1821年,菲涅尔)
给定一个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
假设一列平面波始终沿x方向传
播,那么这列波可测量的电场可
以表示为
E(z, t)=eEcos(at-kz)
其中:e为电场振动方向
为光的角频率
k=2π为传播常数,表征相位变化的快慢
偏振态
根据光的电场矢量在x平面上的运动轨迹,可以将光分为
线偏振光
椭圆偏振光
园偏振光
线偏振光
电场矢量在平面上的运动轨迹为一条直线的光称为线偏振
光,它可以表示为两个相互正交的线偏振光:
E(x,D)=E(x,1)+E、(x,D
塔t)
E(z, t)=e (at-kz
E, (z, t)=eEoy cos(at-kz+o
这两个垂直分量之间的相位
差满足δ=2mπ,其中m=0
±1,±2,
椭圆偏振光
bcoS
tarce
尽-尽
椭圆偏振光(δ≠2mπ,m=0,±1,±2,)
圆偏振光
特别地,当两个相互正交的分量
E0x=E=E0,且二者之间的相
位差δ=±π/2+2mπ时,椭圆偏
振光变成圆偏振光
E +E=
迎着光传播的方向观察,根据δ
取π2和-π/2,圆偏振光分为右旋
圆偏振光和左旋圆偏振光
c人
似<人
光的量子特性
光的粒子性:光电效应(1887年赫兹发现,1905年爱因斯坦
成功解释)
1光能量的发射与吸收总是以光量子的离散形式进行的
一个频率为光子能量为
E=hv
其中h=×1034Js为普朗克常数
在光的照射下,金属是否发射电子,仅与光的频率相关,而
与光的亮度和照射时间无关。不同的金属材料要求不同的光
照频率
光纤结构 波导原理和制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