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煤炭运销集团珠烽煤业公司
防治水规划
2011年7月6日
一、煤矿简介: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珠烽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主体企业为山西煤炭运销集团公司,行政区划属静游镇管辖。本矿井是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晋煤重组办发[2009]27号文件《关于太原市娄烦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的批复》,单独保留原山西珠烽煤业有限公司,生产能力由09Mt/a提升至12Mt/a。2009年12月11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核发采矿许可证:C1400002009121220051702,批准开采7、7、9号煤层。受山西煤炭运销集团太原有限公司煤业分公司委托,我公司编制了《山西煤炭运销集团珠烽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
矿井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井田尺寸:东西宽约38km,南北长约422km,井田面积56812km2,批采4、7、9号煤层。
2、储量:矿井地质资源/储量为11452Mt,设计可采储量为5903Mt
3、矿井设计生产能力:12Mt/a;服务年限351a。
4、井田开拓方式:斜井开拓。
5、水平划分及水平标高:全井田共分两个水平,即以+1100m为一水平,以+1030m为二水平。
6、矿井以一个综采放顶煤工作面、两个综掘进工作面来保证设计生产能力和正常生产接替。
7、矿井移交生产时,新增井巷工程量83941m,万吨掘进率700m。新增掘进体积13284245m3,万吨掘进体积为11070m3。
8、矿井各场地总占地面积为1582hm2,其中:工业场地占地1025hm2,临时排矸场地占地30hm2,风井场地占地06 hm2。
9、矿井原煤全员效率为10t/工,在籍职工总人数为545人。
10、矿井建设总投资4689916万元,吨煤投资39083元。
11、矿井建设总工期165个月。
二、自然地理
1、地形地貌
井田位于吕梁山脉的东麓,地表呈侵蚀中山地貌,井田内地势总体为北高南低,最高点位于井田西部边缘,标高为13840m,最低点位于井田东南角的龙泉河谷,标高为12152m,最大相对高差1688m。
2、河流水系
井田内河流不发育,黄土冲沟发育,主沟多沿北东向发育,支沟一般为北西向和南东向,井田南部有龙泉河自西向东流过,在雨季汇集沿途冲沟内洪水向东排入汾河,天旱时一般干涸。井田内地表水属黄河流域、汾河水系。
3、气象地震
本区属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夏季短而燥热,冬季长而寒冷。平均年降水量为3948mm,雨水少,且降水量集中在7、8、9月份。年蒸发量平均为17621mm,为降水量的近4倍。年平均气温为83℃,最高气温为364℃,最低气温为-305℃,每年10月底结冰,翌年3月底解冻,冰冻期为160天以上。最大冻土深度085~117m。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夏季),其次为西北风(冬季),最大风速16m/s,平均风速为21m/s,风力一般为5级,最大可达8级。近年来降水量见下表:
年度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降水量(mm)
476
535
336
378
278
398
273
484
三、井田水文地质条件
井田为黄土高原的中山丘陵区,新生界覆盖面积大,仅沟谷中有零星的基岩出露。
1 地表水
井田内主干冲沟沿北东方向发育,次一级冲沟为北西向和南东向,井田北、中部冲沟多由主干冲沟向北东汇入岚河,南部冲沟大多向南汇入龙泉河,龙泉河位于井田南部,流向由西向东,其上游可见细小泉水,流经奥陶系灰岩地段便渗入地下补给地下水,进入煤田之后由第三、四系泉水补给形成溪流向岚河排泄。由于第三、四系泉水受大气降水影响呈季节性补给,龙泉河在雨季时有溪流或洪流通过,旱季时一般干涸。据汾河水库管理局提供信息,龙泉河多年平均流量06m3/s,最大洪峰流量120m3/s(1960年)。岚河、龙泉河最终均汇入汾河。
井田范围内龙泉河最高洪水位在1225~1256m之间,三矿井口均位于井口附近最高洪水位以上,但个别井口与最高洪水位标高相差甚少,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龙泉河洪水淹没井口的事件,但遇特大洪水时有可能造成淹井。
2 含水层
据龙泉精查勘探区资料,将井田含水层自上而下叙述如下:
(1)第三、四系砂、砾孔隙、基岩风化裂隙带含水层
该含水层主要分布在龙泉河河床及两岸阶地,与基岩风化带直接接触,风化带厚度为20~30m,透水性较好。
岩性主要为砂砾及卵石为主,岩屑及次生黄土杂于其中,地下水埋深0~1160m,水位标高1120~12324m,水位变化幅度04~201m,受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双重补给,单位涌水量q=
珠烽煤矿防治水规划u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