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图洛书渊源图解.doc河图洛书渊源图解
弘易堂(香港)
2015-04-30 22:32 来自QQ空间日志
弘易堂按:好文章,有时间详读,作者详加考证,大胆立论,不惟古,是做学问的态度。
我见到了《真河图》的原件作者:
张凤林
(作者:
思东
)
3月26日下午,我到国家图书馆古籍阅览室,查阅了遵义黎庶昌日本东京使署刊《古逸丛书》原件,影刻本,共60册,分为9盒,我借阅了两盒,其中9-1(为1~6册)、9-2(为7~13册),《易图》刊在第7册开篇的文字解说后面,然后是洛书、八卦及64卦图等。依据国家图书馆收藏的编号,我修订了网上下载《易图》上面的文字信息,以便人们今后按照索书号去查阅。
《古逸丛书》的刻印形式非常清晰,字体美观漂亮,纸张呈现淡黄色,内外两层包装,保存状态非常好。图像的线条也非常完整,绝对不存在刻印的质量问题。无论是《河图》还是《洛书》,其连线格式都与市面上流行的样式不同--《洛书》的最大区别是中心菱形排列的“5”,上下有连线、左右无连线,还有“8”的排列形式,同样呈现出有连线(4-1)与无连线(3)两种形式。由于洛书与《老子》的“不言之教”没有必然的联系,所以我没有将它绘制下来。★★★★★
下面我将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古逸丛书》原件及相关的查阅信息添加到网上下载的《河图》上,纠正了原始图像中《古逸业书》的错字,还有“清光绪元年”的笔误,应为“光绪十年”。以免误导后人。
重新修订的真河图是这样的:
如何鉴别真假河图呢?
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老子》五千言的文本结构,包括语句结构、段落结构和81章的整体结构。其中代表动态方法的10个黑圆圈,其排列形式由15章的“若、其若”的文本结构决定,它必须呈现出“有连线”和“无连线”两种形式,“两分法”和“三分法”的有机结合。★★★★★
市面上流传的所有《河图》都在动态方法环节背离了《老子》大道,因此各种《河图》形态中都没有“思维把握真实存在的动态方法”,要知道,这种动态方法在西方哲学中,只有黑格尔的辩证逻辑才能够展示出来。这就是黑格尔哲学在西方哲学发展史上的功绩,他是西方哲学发展史上唯一一个研究了思维把握真实运动的哲学巨星。马克思《资本论》的动态方法就是模仿了黑格尔《逻辑学》给出的辩证论述方法。此后,西方哲学家都不再探讨思维如何把握真实的存在,即动态存在的方法问题,而是将自己的研究视域局限在《现象学》领域。
然而,中国古代的《河图》——老子论述的对象:“不言之教”,恰恰就是人类把握真实存在的图像结构。
以上就是我们对《老子》大道与古代《河图》之间关系进行逻辑解析取得的最终成果。
《真河图》、“洛书”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阳密乃固说”大家都知道,国学之源在“易经”,而易经之源却在“河图”与“洛书”,是上古伏羲氏依河图而作“先天八卦”,到黄帝之时依洛书而画“九宫”,后来周文王依此而作“后天八卦”。但是河图洛书究竟要告诉我们什么?我看了不少的论文,大都泛泛而谈没有切中要害,我偶有所悟,故作文以记之。
一、说河图
首先,我继承《真河图》之说,认为真正的“河图”应该是“2、7”在西方,“4、9”居南方,造成错误的原因可能是由上古到汉朝时的传承出现了失误,具体的道理请参考《真河图》一文。
★★★★★
我们在这个基础之上来分析“河图”究竟要告诉我们什么?
1、“河图”中的四方,按照中国古人“夜观天象”的方位习惯,是“上南、下北、左东、右西”,这一点没有疑问。
2、“河图”中的“黑点白点”,分别代表阴与阳,从古至今都这么认为,也没有疑问。
3、我们知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
我们先看代表阳的“白点”:是“南9、北1、东3、西7、中央5”,这不正是天地阳气的“数量化”吗?
①北方属水,为冬天,其时其地阳气处于潜藏状态,天寒地冻,万木凋零,所以阳气最少,故以阳初之数“1”来表示;
②南方和夏天,属火,其时其地阳气宣通,正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阳气盛大之极,故用阳极之数“9”来表示;
③东方和春天,属木,它们是阳气生发的时间和空间,阳气经过一冬的潜藏,到春天之时,开始从地下的水中升发出来,从卦上讲正是少阳之时,所以阳气是在冬天的基础上递增一些,故用阳数“3”表示;
④西方和秋天,属金,从时间和空间上讲是收敛的时空,属金,阳气经过一
河图洛书渊源图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