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 说明的顺序
结合学过的说明文,了解说明顺序的种类以及作用。
在写作中能够根据说明对象的特征,选择合适的说明顺序。
培养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说明思路清晰。
学习目标
一 你有自己特别熟悉、喜欢的小天地吧?比如你自己的房间、你在教室里的座位、校园里的某个角落等。以“我的小天地”为题,写一个片段,向别人介绍它。200字左右。
二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顶盒、无线路由器……我们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层出不穷。选择一种产品,写一篇文章介绍它的功能和使用方法。不少于600字。
三 你生活在城市还是农村?这几年来,你觉得周围的环境有了哪些变化?原因是什么?以“我周围的环境”为话题,写一篇事理说明文,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那么,该如何合理安排说明顺序呢?
说明顺序可分为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三种。
(1)时间顺序:多用于介绍事物的变化发展过程、制作工序等。比如法布尔的《蝉》一文中介绍蝉卵孵化为幼虫到蜕皮再到钻入土中的过程,就采用了时间顺序。
(2) 空间顺序 :一般有从上到下、从前到后、从中间到两边等,常用于介绍建筑物或物品。比如《梦回繁华》一文中对《清明上河图》画面内容的介绍,
就采用了空间顺序。
(3)逻辑顺序:是介绍事理时通常采用的顺序,具体地说,有先总说后分说、从概括到具体、从现象到本质、从主到次等。比如《苏州园林》一文中先总说苏州园林的特点,然后从四个角度加以分说;又如《恐龙无处不有》一文中用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这一事实佐证“板块构造”理论,就采用了从现象到本质的顺序。
说明顺序的选择可从以下两方面考虑:
第一,按说明对象的自身特征与说明内容的侧重点来安排说明顺序。任何事物都有自身的规律,把握事物规律并据此安排结构,能使说明的内容井然有序,条理清楚。通常情况下,运动、变化、发展的事物,它的条理性表现在时序上,不同时间有不同的形态,因此说明时可按时间顺序安排结构。
处于静止状态的事物,如建筑群、名胜古迹、物品等,常常从空间位置上体现它的条理性,说明时宜按空间顺序,先表后里、先外后内地进行说明。如果是说明复杂的事理,一般采用逻辑顺序,这样文章会更具有科学性。
说明的顺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