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统计与分析(SPSS)
一、课程属性说明
适用对象:教育技术学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广告学专业
课程代码:
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
所属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授课学期:第8学期
学 时:讲授54学时,实验34时
学 分:3
教 材:
《SPSS for Windows 统计与分析》,卢纹岱主编,电子工业版社,2000年版
参 考 书:
考核方式:考查
评分方法:试验报告20%,上机考试 80%
前导课程:计算机基础,线性代数,概率统计
二、大纲制定依据
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是一种十分重要的信息获得的方法,很多领域均需要做这方面的工作。传统的统计分析是由人工计算求解;现在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统计分析工作是由计算机来完成的,现在最为流行也最容易被广大用户接受的统计分析软件是SPSS,本课程就以介绍该软件为核心,并渗透介绍一些统计分析的数学方法,从而满足各专业学生对数据统计分析知识和技能的需求。
三、课程概要与目的任务
1.课程概要
本课程主要由三大部分构成:(1)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其中包括SPSS概述、系统运行管理方式、数据统计处理、数据文件的建立与编辑、文件操作与文本文件编辑;(2)统计分析过程,其中包括统计分析概述、基本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均值比较与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据类分析与辨别分析、因子分析、非参数检验、生存分析;(3)统计图形生成与编辑,其中包括生成统计图形、编辑统计图形,创建交互式图形、修饰交互图形
2.课程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理解SPSS软件的功能和应用方法,并能开展简单的数据统计与分析工作。
ﻬ四、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
第一章 SPSS for Windows概述
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SPSS的特点及环境要求。
重点难点:本章的重点是SPSS的特点。
授课学时:1学时
教学内容:
一、SPSS的特点
二、SPSS的组成及对软硬件环境的要求
三、SPSS的启动与推出
第二章 系统运行管理方式
教学要求:使学生理了解系统的运行方式、窗口及其功能、对话框的使用方法、系统参数设置、工具栏中工具图标的设置、菜单功能。
重点难点:系统参数设置。
授课学时:3学时
教学内容:
一、运行方式
2.程序运行管理方式
3.混合运行管理方式
二、窗口及其功能
2.输出信息观察窗口
3.语句窗口
4。稿本编辑窗口
三、对话框的使用方法
四、系统参数设置
1.参数设置基本操作
2.通用参数设置
3.观察窗口参数设置
4.草稿观察窗口参数设置
5.标签输出设置
6。统计图形参数设置
7.要点表参数设置
8。数据功能卡
9。数值型变量自定义格式设置
11.交互图形窗口参数设置
五、设置工具栏中工具图标按钮
六、窗口菜单功能
第三章 SPSS入门-—数据统计处理实例
教学要求:使学生对SPSS有一个具体形象的了解.
重点难点:数据测量水平、数据分析
授课学时:3学时
教学内容:
一、数据说明
数据背景
变量信息
二、建立数据文件
三、数据管理
2。对变量值重新编码
3.用已有变量计算产生新变量
四、数据测量水平和统计方法
1.数据测量水平
3.选择统计方法
五、数据分析
1。数据探索
2。非参数统计
多元线性回归
多重组间比较
六、保存数据文件
第四章 数据文件的建立与编辑
教学要求:使学生掌握数据文件建立与编辑的方法。
重点难点:编辑数据文件、数据文件操作
授课学时:3学时
教学内容:
一、数据编辑器与数据文件
二、常量、变量、观测量、操作符和表达式
1。常量、变量、操作符和表达式
2.定义变量
3.变量模板的应用、定义与修改
4.概率事件(观测量)
三、数据的录入
四、编辑数据文件
在单元格中编辑
变量的插入与删除
观测量的插入与删除
数据的剪切、复制、粘贴
在一个区域中修改数据
恢复删除或修改前数据
五、根据已有变量建立新变量
六、数据文件操作
打开保存数据文件
清数据窗口
从ASCII码数据文件按固定格式读入数据
自由格式ASCII码数据文件的转换
定义日期变量
数据库文件的转换
第五章 为分析作好准备
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数据分析前需要做的工作。
重点难点:对数据进行分类汇总
授课学时:1学时
教学内容:
一、整理数据文件
二、对数据进行分类汇总
1.分类汇总的概
数据统计与分析SPSS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