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蔡甸藜蒿昔日皇宫贡品 如今百姓佳肴.doc.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蔡甸藜蒿昔日皇宫贡品如今百姓佳肴 2014 年,蔡甸藜蒿成为武汉市第一个通过我国农业部专家评审的地理标志农产品,使蔡甸藜蒿有了品质和声誉的“身份证”,这对加快蔡甸藜蒿特色优势产业升级、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蔡甸藜蒿是武汉传统名菜, 是蔡甸区的传统特色产业, 其风味独特, 品质纯正, 营养丰富, 是不可多得的菜中精品, 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和浓郁的文化底蕴。现如今, 武汉藜蒿九成产自蔡甸, 藜蒿已成为蔡甸区一张靓丽的名片。武汉市蔡甸区原称汉阳县,素有“知音故里”之称。蔡甸区北依汉水, 南临长江, 境内湖泊星罗棋布, 一到早春, 河湖港汊的土坡、田埂上, 到处都生长着蓊蓊郁郁的野生藜蒿。清光绪年间的《汉阳县志》记载:“藜生于阪隰,而以沼泽尤佳。”凡食用过藜蒿者,无不对其清香、鲜嫩的口感回味无穷。藜蒿种植历史悠久。宋代,著名的诗句有黄庭坚的“蒌蒿芽甜草头辣”。苏东坡把吃藜蒿和韭黄作为“尝春”的首位。在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 藜蒿即被列为野蔬上品。相传明朝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后,规定江南各州县每年清明节将藜蒿作为“贡品”进贡到南京,这对民间采集野生藜蒿为食的习俗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在蔡甸,侏儒镇东至山以南俱为洪泛区, 1949 年前此处盛产藜蒿。消泗九沟人黄宝实曾任国民党高官, 1949 年逃台后, 在回忆录中对藜蒿大加赞美, 无限渴望, 可怜老死于海岛, 也不能品尝, 只能在思乡梦中回味儿时常食的野味。关于藜蒿,蔡甸当地流传着一个传说。相传南宋光宗时期,在汉阳南乡有位李后, 在及笄之年被选入宫。她聪明端秀, 深得光宗宠爱, 册封为贵妃, 李后遭到嫉妒, 因此被三宫六院冷落。可李后并不喜荣华, 甘心淡泊, 身居皇宫, 却心存故土。每逢冬、春季节, 总是要家里多捎些故乡的土产藜蒿进宫佐餐。不料, 此事却成了李后的一条罪状。宫中谣言四起, 都说李后是人妖, 不喜欢宫中的山珍海味, 偏偏爱吃野草。这类谣言传到皇帝耳朵里, 皇帝不信, 亲自到光禄寺( 御厨房) 去察看, 见李后菜料中果然有野蒿子, 以为李后是女中异端, 就渐渐疏远了她, 后来把她打入冷宫。李后郁郁不乐, 终于忧闷成疾, 不久便死了。一年之后的春天, 光宗巡视汉阳, 州官接驾时, 做了一桌御膳, 其中有一盘地方名菜――凉拌藜蒿, 龙颜大悦, 问是何菜?州官如实奏上, 光宗发觉过去李后爱吃的正是此菜, 才恍然大悟, 敬佩李后生活简朴, 对乡土感情深厚, 悔恨自己不该使李后蒙冤。光宗哀叹李后的冤死, 为她迁葬于汉阳南乡, 以遂李后生前遗愿, 并赦立祠奉祀。现在蔡甸黄陵地名也是因李后陵墓而得名, 本作“皇陵”,明嘉靖年间改为“黄陵”。藜蒿在生长期很少发生病虫害,是一种高效、无公害的绿色食品。藜蒿主要以地上嫩茎叶及地下根状茎供食,质地脆嫩爽口,具有清凉、平抑肝火、预防牙病、喉痛和便秘的功效, 对降血压、降血脂、缓解心血管疾病均有较好的作用,是一种典型的保健蔬菜。蔡甸藜蒿 1 kg 的新鲜嫩茎中,蛋白质含量 % 、黄酮含量 % 、钙含量 500 ~ 720 mg 、铁含量 ~ mg、磷含量 350 ~ 500 mg、锌含量 ~ mg、钾含量 200 ~ 320 mg ,同时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水乡有歌谣云:正月藜,二月蒿,三、四月作

蔡甸藜蒿昔日皇宫贡品 如今百姓佳肴.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fjmvg964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