蠕虫——绦虫——链状绦虫
绦虫
·绦,即古代用丝织成的带。而绦虫成虫扁长如腰带,故得名。
·绦虫成虫呈带状,多分节,白色或乳白色,体长因虫种不同而异短至2mm,长可达25m。
(一).绦虫的共同特征(与线虫比较)
左右对称;带状,多分节;雌雄同体;无消化系统(通过皮层吸营养)
需1-2各中间宿主;成虫多寄生于脊 动物肠道
成虫小于幼虫
链状绦虫 猪肉绦虫
一、形态
成虫:孕节:每个孕节的子宫内有4-8万个虫卵,子宫向外无开口虫卵不能被排出Þ 子宫纵干向两侧膨大,每侧形成7-13个侧支
2. 虫卵:卵壳 :薄而透明,易脱落;内含物: 六钩蚴
:
二、生活史
成虫®孕节(卵)®六钩蚴®囊尾蚴®成虫(2)
人 猪、人 人
(1).感染 阶段 囊尾蚴 虫卵
* 方式 生食猪肉 外来感染
外在自身感染(肛门--手--口)
(3).寄居 阶段 成虫 囊尾蚴
部位 小肠子 全身各组织(皮下、肌、脑、心包)
方式 固着 紧靠组织
营养 食糜 组织液
交配 同体异节 无
寿命 20--30年 数月--数年
(4).离体 阶段 节片(虫卵)
方式 随粪
·食虫卵感染
生活史小结:
·人既可以作为猪带绦虫的终宿主,又可以作为中间宿主;因此,人既可以得猪带绦虫病,又可以得囊虫病。(资料表明:绦虫患者中约
1/4伴有囊虫病,而囊虫病患者中约有1/2患有绦虫病)
·囊尾蚴可寄生在全身的各个部位,危害性极大
(三).致病
·致病阶段 成虫
·致病机理 夺取营养,机械性刺激,毒素作用
·临床表现 肠道功能紊乱(腹痛、腹泻、消化不良)
(囊虫病)
·致病阶段 囊尾蚴
·致病机理 炎症、过敏、占位
·临床表现 与寄生的部位及数量有关
(1)皮下及肌肉囊虫病:包块(结节)。无压痛,不游走, 不粘连,区干较多而四肢较少,常成批出现,并可自行消失。
(2)脑囊虫病:癫痫,精神症状,颅内压(恶心,呕吐,失语,半身不遂等)
(四)诊断
Å :生食猪肉史,排节片史,皮下包块等
蠕虫——绦虫——链状绦虫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