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生态环境污染及治理 摘要: 中国领海面积广阔, 物产丰富, 海洋生物种类繁多。本世纪以来, 我国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日益加强,海洋生态环境随之受到了严重的破坏。治理海洋生态污染,有利于海洋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为沿岸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促进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壮大。同时,解决好海洋的环境污染问题,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键词: 中衡前言: 二十一世纪被称为“海洋的世纪”,人类与海洋的关系日益密切。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以及我国对于海洋开发利用程度的不断加强,海洋的资源以及环境受到了十分严重的损害。一、中国海域的生态环境现状中国领海统称为“中国海”,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海相连,环布亚洲大陆东南部。北面和西面濒临中国大陆、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东、南以朝鲜半岛、日本九州岛、琉球群岛、台湾岛、菲律宾群岛与太平洋相邻,南至大巽他群岛,面积 493 万平方公里。跨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渤海是中国的内海, 以辽东半岛南端老铁山角经庙岛群岛至山东半岛北端蓬莱角一线与黄海分界, 万平方公里。黄海与东海的分界是长江口北角至济州岛西南角间的连线。黄海面积 417,000 平方公里,东海面积 751,100 平方公里。东海与南海之间以台湾海峡沟通,其分界线经福建东山岛南端至台湾南端的鹅銮鼻。南海面积约为 3,685,000 平方公里。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和我方公里的管辖海域,约占中国陆地面积的 1/3 。中洋西部的陆缘海,受大陆影响较大。将海南岛南侧经台湾至五岛列岛连成一线,此线西北均为平缓的大陆棚,海底地形与地质构造为大陆的延续部分;此线东南多为大陆坡、海槽和深海海盆, 地形复杂。中国海大陆棚所占面积广,其中渤海、黄海海底全部是大陆棚。东海和南海的大陆棚也很广阔,分别占该海区面积的 2/3 和1/2 以上,其馀为大陆坡、海槽或深海盆。中国海海洋生物种类繁多。渤海深度小,有黄河、海河、辽河等带来丰富营养物质,是鱼虾产卵的优良场所。黄海、东海因有黑潮高温高盐水、长江淡水和黄海水团交汇混合,形成亚洲近海著名渔场之一。南海北部有珠江、红河等河流入海,也形成良好的近海渔场。沿海地区还有广阔的滩涂和优良的港湾,宜於沿岸性鱼、虾、贝、藻繁殖生长。整体来看,目前,中国的海洋环境,基本上还是处于良好状态。但在某些沿岸的海湾、河口及局部海域,如大连湾、辽河口、锦州湾、渤海湾、莱州湾和胶州湾等环境污染比较严重;某些海洋水产资源衰落,渔获量减少,少数珍贵海产品受损,一些海洋水产资源质量受到影响;部分滩涂荒废,滨海环境遭到损害。就海区而言,渤海沿岸污染较严重,东海和黄海次之,南海污染较轻,基本尚属正常。海洋生态经济系统是海洋经济、海洋社会和海洋生态系统之间相互影响、交织形成的开放性系统,是海陆统筹发展的载体,是海陆的过渡带,是活跃的生产力。近些年来,我较高,人民收入逐渐稳定,教育医疗保障日趋完善。但是在海洋经济和海洋社会取得成绩的同时,海洋生态环境却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人类的经济和社会活动,加剧了海洋生态系统退化和紊乱。二、中国海洋生态环境污染情况四大海域中,我国唯一的内海
海洋生物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