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一、编制说明 1
、编制依据 1
、编制围 1
二、工程概况及水文地质 1
、区间工程简介 1
、区间位置及周边环境 2
三、施工安排 3
、场地布置 3
、工期安排 3
、机械配置 3
、人员配置 3
四、土方开挖及土钉墙支护施工 4
、工艺流程 4
、土方开挖 4
、支护结构参数 4
、坡顶散水平台施工 5
、坡面施工 5
五、施工监测 8
六、雨天施工措施 9
七、质量保证措施及技术措施 9
、质量保证措施 9
、技术措施 10
八、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11
、施工进度计划 11
、施工进度保证措施 11
九、安全技术措施 11
11
11
、文明施工措施 12
12
一、编制说明
、编制依据
1、XXX至XXX城际铁路工程土建施工合同段招标文件及施工合同;
2、XXX至XXX城际铁路工程土建施工合同段XXX站~XXX站区间主体围护结构施工图设计。
3、《XXX至XXX城际铁路工程(松山路-道义)工程土建施工现场临时建筑标准》、《XXX地铁工程文明施工管理办法》等业主、监理发的相关文件要求;
4、《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GB 50086-2001
5、《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 JGJ 18-2012 J 253-2012
6、《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 GB 50308-2008
7、现行有效的及XXX市有关地下工程设计、施工规和规程等。
、编制围
本方案编制围:K10+XXX至K10+XXX部分 上部土体采用土钉支护,下部采用钻孔灌注桩加支撑结构;K9+XXX至K10+XXX部分采用放坡加土钉支护。
二、工程概况及水文地质
、区间工程简介
XXX站~XXX站区间以XXX站为起点由南向北走行, 终至XXX站,本区间在规划路网下方走行。沿线地形起伏较大,区间纵向地形两头地势高,中间地势低,线路所经场地现状为旱田,沿线地块规划目前尚未实施,无管线影响。
本工程起点里程K9+XXX,终点里程K10+XXX,。区间平面线位为直线,左、右线线间距为15m,区间靠近右线在XXX站附近设置停车线及渡线,停车线中心线距离右线中心线为5m。在纵断面上线路为单向上坡,前段纵坡为25‰,后段纵坡为2‰。
结合线路及地质条件,本区间采用暗挖法加明挖法施工。明挖段为K9+XXX至K10+XXX,,XXX站-XXX站区间明挖区间K10+XXX至K10+XXX部分 上部土体采用土钉支护,下部采用钻孔灌注桩加支撑结构;K9+XXX至K10+XX部分采用放坡加土钉支护,,边坡开挖完毕后施工土钉,土钉为三级22钢筋,、、,、,坡面挂φ******@150*150mm钢筋网,喷射100mm厚C25喷射砼。
、区间位置及周边环境
本区间段由暗挖段+明挖段构成,暗挖段未设置竖井,在明暗挖交界处设置明挖人防段,该人防段施工完成后兼做暗挖段的施工竖井。
区间明挖段由南向北地面起伏较大,南低北高,根据覆土厚度南段为直接施工钻孔后开挖,XXX站-XXX站区间明挖区间K10+XXX至K10+XXX部分 上部土体采用土钉支护,下部采用钻孔灌注桩加支撑结构;K9+XXX至K10+XXX部分采用放坡加土钉支护。明挖段中间设置轨排井,区间大里程端与明挖车站连接。整个明挖段道路两侧分别有雨水管和给水管,施工过程需开挖掉既有道路和进行管线悬吊保护。
暗挖区间从与明挖段交界的进洞口处往掘进方向均为下坡,且明挖段部分为放坡开挖施工,可能存在地表水或暴雨水倒灌入暗挖段的风险,在明暗挖处眀挖段已完结构底板前设置两道截水沟防止雨水倒灌暗挖段。
拟建区间下穿两条既有道路纬十路和纬十二路,场地围有规划管线,目前已部分施工埋管到位,主要位于该两条路均存在左侧人行道下为Φ300给水管、右侧人行道道为DN1200雨水管道,该部分管线均横跨明挖基坑,目前尚未投入使用,如施工中需投入使用,则需进行悬吊或换管悬吊保护。
、场地水文
XXX市的气候属温带季风气候,每年7-8月为雨季。大气降水渗透补给地下水。
本段场区地下水为孔隙潜水。~
土钉墙护坡施工组织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