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工程实验报告
院系
班级
学号
姓名
实验名称 混凝实验
实验时间 2011年11月2日
实验地点 M1321
指导老师
实验组别
同组者姓名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掌握混凝实验的基本技能(包括混凝剂品种的筛选,以及与待处理废水相适应的pH值和混凝剂加量的确定等);
学会对实验数据作正确的处理和分析。
二、基本原理:
水体中常含胶体及细微悬浮物颗粒,这些微粒对水体造成污染。在废水中投加化学药剂从而破坏胶体及细微悬浮物颗粒形成的稳定分散体系,使其聚集为具有明显沉降性能的絮凝体,然后再用重力沉降,过滤,气浮等手段去除的方法称为化学混凝法。其原理是在化学药剂作用下,胶体和细微悬浮物将脱稳,并在布朗运动作用下,聚集为微絮粒,絮粒在水流紊动作用下形成絮凝体。
三、实验器材:
722型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菁华科技仪器有限公司05年8月);
JJ-4六联电动搅拌器(常州国华电器有限公司03年6月);
PHS-3C数字酸度计(杭州东星仪器设备厂05年9月);
秒表、温度计、10量筒一个、250ml烧杯6个、移液管(1ml 2ml 5ml 10ml各一个)、50ml注射器2个、1000ml烧杯12个;
50g/L十八水硫酸铝、10%盐酸,10%氢氧化钠;
四、实验步骤:
(一)混水配制
称取5g左右高岭土,配制成30L混水。
测混水的吸光度,计算混水浊度。
(二)最佳投药量实验步骤
测定温度、pH值。
量筒量取1000ml水样于1000ml烧杯中,每组6个水样。
将6个水样置于搅拌器上,分别设定投药量为10、20、40、60、80、100mg,用移液管移取浓度为50g/L的混凝剂依次投入各水样杯中。
投药后迅速启动搅拌机,第一档转速控制在300转/分,1~3分钟后,转至第二档,即慢速搅拌阶段,时间15~20分钟,在慢速搅拌阶段依次改变:120转/分、80转/分、40转/分。
搅拌过程中观察记录矾花形成的时间(记录于表1中)。
搅拌完成后停机,将水样杯取出置一旁静沉15分钟以上,并观察矾花形成及沉淀的情况,待沉淀30分钟后,用注射器吸取杯中清液放入250ml烧杯中,分别测定其pH值、浊度,同时记录于表1中。
(三)最佳pH值实验步骤
取6个1000ml烧杯分别放入1000ml原水样,置于实验搅拌器的平台上。
确定原水温度。
调整原水样pH值,用10%HCl或10%、、、、、。
用移液管向各烧杯中加入相同量的混凝剂。(投加剂量按照最佳投药量实验中得出的最佳投药量而确定)。
启动搅拌器,快速搅拌1分钟,转速约300转/分;然后
混凝实验报告-给水工程实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