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故襄威将军积射将军郭君志铭》考.pdf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魏嬲裙》考在2011年出版的《三晋石刻大全·高平市卷》的开篇,著录了一方镌刻于北魏孝明帝正光二年(521年)的《魏故襄威将军积射将军郭君志铭》。从墓志的年代来看,它是晋城地区目前为止出土的时代最早的墓志铭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考古价值。笔者想借自己的微薄之学,对其内容进行初略考证,以求抛砖引玉。《魏故襄威将军积射将军郭君志铭》,现存山西省高平市马村镇大周村。墓志为一合,正方形, 。盖正中用减地平剔工艺镌刻“大魏故郭将军之墓志”9个篆字(图一)。志文为楷体, 有魏碑之笔锋,全文竖书左行,字间有分格线,19 行,每行满格19字,共347字。墓志虽历经沧桑, 但保存非常完好,字迹十分清晰。铭文识读如下: “魏故襄威将军积射将军郭君志铭君讳翻字仲翔建兴阳阿人也其先出自太原七世祖容晋上党太守阳阿侯子孙因家焉祖谦圣世阳曲县令父征性好幽闲志居山水每高杖人讥骋之言常赏耦耕答由之问不士而卒乡闾痛焉君以至孝自天丁兹极罚泣面毁形几将灭性朋知喻其礼友识晓其制乃割情徒典切切之痛有余顺终之感身没犹以未尽及其在朝必以儡辞事上克以忠敬苟行乖德异虽贵无青尚其荣志同道合虽卑必以共其庆朋交颂其厚冠冕惮其茚春秋五十以正光二季岁次亲丑二月廿一日车于洛阳寿安里其牵三月己巳朔十六日甲申归茎于编城之北岗寮旧乃痛荆岩之丧璧恐影灭而无传遂镌石镂金以扬景迩其词日爰自有晋阳阿修钦剖符上党茂叶流今硕望无奄美德莫沉童儿爱雉阳曲是临弈世伊静擢本千寻君其挺觳孝性自衷有感无类曾口安建峰闵非隆荣以艺拔显爵岂戎谁江谁汉唯君独冲形之往矣声德芳崇爰凭金石以传然风”(图二) 郭翻的出身郭翻,查《魏书》,无记载。其出“太原郭氏”。郭氏的源流可以从《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找到:“郭氏出自姬姓。周武王封文王弟虢叔于西虢,封虢仲于东虢。西虢地在虞、郑之间,平王东迁,夺虢叔之地与郑武公,楚庄王起陆浑之师伐周,责王灭虢。于是平王求虢叔裔孙序,封于阳曲,号日郭公。‘虢’谓之‘郭’,声之转也,因以为氏。”熟知魏晋南北朝历史的都知道,太原郭氏是当时显赫的郡望,位列魏晋名门,在历史上影响深远。从西汉的开国功臣阳陵侯郭亭到东汉大司农郭全,再到三国曹魏大将军郭淮,晋尚书、 图二墓志县男郭奕,再到北魏尚书右仆射、太子少师郭祚, 以至后来众所周知的唐代大将郭子仪。历朝历代太原郭氏都是名人辈出。《钦定四库全书·山西通志·卷六十四》有这样的记载:“后魏祠部尚书介休宋弁自许膏腴,孝文帝以郭祚晋魏名门。从容谓弁日:‘卿固当推郭祚之门’。”“魏孝文帝幸长安行,经渭桥,过郭淮庙,问黄门侍郎郭祚日:‘是卿祖宗所承耶?’祚日:‘是臣七世祖。’帝日:‘先贤后哲,顿在一门’。因敕以太牢祭淮庙,令祚自撰祭文。”由此可以看出在北魏时期,郭氏一门的显赫地位,因此,志文中记载的其七世祖为上党太守阳阿侯,其祖为阳曲县令,就不足为奇了。二、郭翻的官职志文中提到郭翻为襄威将军、积射将军。北魏的职官制度以魏孝文帝改革作为分期, 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北魏拓跋畦登国元年(386 年)在牛川“即代王位”后,形成了部落大人制和魏晋十六国以来班爵制并存的胡汉杂糅体制,其政治体制仍是胡族体制据主导地位,中央政治体制上的内外官并行制更为明显。太和改制后,仿效汉人的班禄制,官员每季定时发薪,整肃了官场秩序,巩凼r 积射将军为第四品。晋武射将军作为其多以军

《魏故襄威将军积射将军郭君志铭》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zhlya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