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税收第8章.ppt*
《国际税收》(第五版) 朱青 编著
第8章 国际税收协定
国际税收协定及其范本的产生
国际税收协定的主要内容
《经合组织范本》与《联合国范本》
的主要区别
我国对外缔结税收协定的概况
《国际税收》(第五版) 朱青 编著
国际税收协定及其范本的产生
国际税收协定的必要性
国际税收协定及其范本的产生
国际税收协定的法律地位
《国际税收》(第五版) 朱青 编著
国际税收协定及其范本的产生
国际税收协定一般是指国与国之间签订的避免对所得和资本双重征税和防止偷逃税的协定。
(agreement between state A and state B for the avoidance of double taxation and the prevention of fiscal evasion with respect to taxes on income and capital)。
《国际税收》(第五版) 朱青 编著
国际税收协定及其范本的产生
国际税收协定的必要性:
的缺陷。
。
,防止国际避税和国际偷逃
税现象。
《国际税收》(第五版) 朱青 编著
国际税收协定及其范本的产生
国际税收协定及其范本的产生
国际税收协定产生和发展的历史
国际税收协定范本的演变(国际联盟财政委员会)
1928年27国参与的四部双边税收协定范本:
——理论上赋予所得来源国相当大的征税权。
1935年的《跨国经营所得分配的税收协定草案》
——为纳税人在几个国家的经营所得如何划分制定适用规则。
1943年墨西哥范本
——提倡将非居民的所得(包括股息、利息所得)都划归所得来源
国征税。照顾拉美发展中国家的税收权益。
1946年伦敦范本
——总体结构类似于墨西哥范本,但条款更有利于发达的资本输出国。
1970年代——《经合组织范本》
《联合国范本》
《国际税收》(第五版) 朱青 编著
国际税收协定及其范本的产生
1971年,经合组织财政委员会发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关于避免对所得和财产双重征税的协定范本》,简称《经合组织范本》。
——强调居民管辖权,对收入来源地管辖权有所限制。
——经合组织协定范本草案的两个基本前提:
;
,并且
大幅度地降低税率。
1979年,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发表《关于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间双重征税的协定范本》,简称《联合国范本》。
——全面反映发展中国家的诉求。
《国际税收》(第五版) 朱青 编著
国际税收协定及其范本的产生
《联合国范本》与《经合组织范本》的主要差异:
《联合国范本》注重扩大收入来源国的税收管辖权,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签订双边税收协定,同时也促进发展中国家相互间签订双边税收协定。
——范本强调,收入来源国对国际资本收入的征税应当考虑以下三点:
(1)考虑为取得这些收入所应分担的费用,以保证对这种收入按其净值征税 ;
(2)税率不宜过高,以免挫伤投资积极性;
(3)考虑同提供资金的国家适当地分享税收收入,尤其是对在来源国产生的
即将汇出境的股息、利息、特许权使用费所征收的预提所得税,以及对
从事国际运输的船运利润征税,应体现税收分享原则。
《经合组织范本》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承认收入来源国的优先征税权,但主导思想仍强调的是居民管辖权原则,主要是促进经合组织成员国之间签订双边税收协定。
《国际税收》(第五版) 朱青 编著
国际税收协定及其范本的产生
国际税收协定的法律地位
大多数国家规定,当国际税收协定与国内税法不一致时,国际税收协定处于优先执行的地位。
我国主张税收协定应优先于国内税法 。
国际税收协定在少数国家(美国)并不具有优先于国内税法的地位。
《国际税收》(第五版) 朱青 编著
国际税收协定及其范本的产生
国际税收协定的优先地位举例:
法国《税收法典》第209B条款是所谓的受控外国子公司条款
国际税收第8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