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课外作业 认识我心中的大明星——千古词人李清照
、学者李格非,她的母亲也是饱读诗书。在这样宽松的家庭环境中,李清照经常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游山玩水,看,一次秋游后,她写下了这首词: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萍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怨王孙》
连眠卧在沙滩的鸥鹭也埋怨词人抛下这无穷好的美丽景色,早早归去。多么快乐的一次郊游啊!
,她嫁给了金石学家赵明诚,二人互相切磋诗词文章,研习 钟鼎碑石,志趣相投。看,在这首《减字木兰花》中她写道: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把花儿别在发间,让一旁的丈夫比比看,到底是人美还是花儿美?这是何等的幸福!
,赵明诚就出远门求学,李清照不忍离别,写下了这样的词句: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一剪梅》
“每逢佳节倍思亲”,在重阳节的时候,李清照寄给丈夫一首——《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因为思念丈夫,人比黄花都瘦了。
4、到李清照43岁这一年,金兵大举入侵,当时的宋朝政府软弱无能,一味退缩。李清照夫妇只好流亡在外。行至乌江镇,在当年项羽兵败自刎之处,李清照奋笔写下了那首豪迈、激昂的《夏日绝句》——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沿途的风霜劳顿,使丈夫赵明诚旧病复发,病死于南京。此时李清照已经四十五岁了,她孤苦伶仃一个人,流落到江南。元宵节,李清照的朋友接她去观灯。可她拒绝了,她说,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永遇乐》
容颜憔悴,害怕见人。倒不如偷偷地,从帘子底下,静听人家欢歌笑语。
,李清照病倒了。这时一个叫张汝舟的人,大献殷勤,后来他们就结婚了。张汝舟是个势利小人,他娶李清照是为了侵吞她的财产和文物,财产到手,便对李清照拳脚相加,百般虐待。李清照只好向官府申诉,好不容易才离婚。在这首《声声慢》中我们可以读出她的悲伤: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⑽,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7. 国破家亡,丈夫早逝,文物丧失,再婚受辱,李清照的后半生遭遇了数不清的劫难。但李清照“虽处忧患穷困而志不屈”,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晚年,继续编修《金石录》,一直活到了
72岁!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导学案
主讲教师:大悟县黄站镇中学刘泽海
如梦令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