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渔场的传统四大捕捞种类
◆教学目标
。
。
3、关注资源的适度捕捞,增强学生的爱家乡的人文情怀。
◆教学内容
舟山渔场是中国最大的渔场,其中心基地位于嵊山,按照区域划分,舟山渔场分为大戢渔场、嵊山渔场、浪岗渔场、黄泽渔场、岱衢渔场、中街山渔场、洋鞍渔场和金塘渔场八大渔场。舟山渔场素以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和墨鱼(乌贼)4大家鱼为主要渔产,但由于70年代以来的泛滥捕捞,各种鱼类的数量大大减少。其中特别珍贵的大黄鱼更是难得。
舟山大黄鱼,是舟山渔场四大传统捕捞种类之首,是舟山渔场最著名的鱼种。因其鱼身为金黄色,鱼出水时,全身金光闪闪,故而得名大黄鱼。 大黄鱼俗名大鲜,分黄鳞和白鳞,秋季捕获的称桂花黄鱼,历史上以舟山近海分布数量为大,主要产卵场在舟山海域的大戢洋、岱衢洋、黄大洋及大目洋、猫头洋等海域,"夏汛" 以捕捞产卵鱼群为主,产量约占年产量的80%,每年立夏前后,大黄鱼在集群产卵时会发出叫声。雌鱼的叫声较低,同点煤气灯时发出的哧哧声相似;雄鱼的叫声较高,像夏夜池塘里的蛙鸣。"秋汛" 捕捞桂花黄鱼,大黄鱼渔汛季节每当夜晚渔港灯火一片,最为壮观,清代刘梦兰“衢港渔灯”诗描写了大黄鱼汛夜晚美不胜收的渔港胜境:“无数渔船一港收,渔灯点点漾中流,九天星斗三更落,照遍珊瑚海上洲”。
舟山大黄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含钙量高,是舟山渔民传统的大补珍品。而且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对人体有很好的补益作用,对体质虚弱和中老年人来说,食用黄鱼会收到很好的食疗效果。
大黄鱼大部分鲜销,去内脏盐渍后洗清晒干制成“黄鱼鲞”或制成罐头;鱼漂可干制成名贵食品
“鱼肚”,又可制“黄鱼胶”;大黄鱼肝脏含维生素A,为制鱼肝油的好原料;耳石可作药用。用黄鱼剖晒成的"舟山白鲞", 加工历史可上溯至吴王阖闾十年(公元前505),白鲞烤猪肉和咸菜大黄鱼是舟山的地方当家名菜,名声远播海内外,卵巢制成名贵的黄鱼子干。大黄鱼是上佳的滋补品、家常用菜肴,最入口之“下饭”。
舟山大黄鱼也是我国特定的地理标志产品,是舟山群岛新区的一张金色名片。我市地理标志商标总量位居全省前茅。其中,“舟山大黄鱼”“舟山带鱼”“舟山三疣梭子蟹”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为全国乃至世界首例动态环境下自然生长的海水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开该类型海水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的先河,实现了地理标志注册保护制度与舟山市传统优势产业的有机结合,极大地提高了我国海水产品商标品牌的知名度。
趣味阅读
大黄鱼的前世今生
清代诗人王莳惠在《黄花鱼》中写道:“琐碎金鳞软玉膏,冰缸满载人关舫。”仅这一句,就足以窥见古代大黄鱼的丰收景象。每年的农历四五月,海面上一片金光闪闪的景象,大黄鱼磷光灿烂,腾挪闪耀,仿若片片金箔,因而大黄鱼又被称为“金箔鱼”。据老一辈的舟山人回忆,上世纪70年代,每到黄昏,渔船归港,野生大黄鱼在码头上堆积如山,只要和渔民说一声,就可以拎一尾大黄鱼回家。由于当时大黄鱼产量太大,并且交通不便,上好的黄鱼堆在码头卖不出去。于是国家号召群众多吃鱼,支援渔民,谁多吃谁就“爱国”。因此大黄鱼还得名“爱国鱼”。后来出现一种敲梆作业的捕鱼方法。当年的小渔船,叫做“红头船”,敲梆作业时用108对红头船,
舟山渔场的传统四大捕捞种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