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案例
有一则笑话是这样的:联合利华引进了一条香皂包装生产线,结果发现这条生产线有个缺陷:常常会有盒子里没装入香皂。总不能把空盒子卖给顾客啊,他们只得请了一个学自动化的博士后设计一个方案来分拣空的香皂盒。博士后拉起了一个十几人的科研攻关小组,综合采用了机械、微电子、自动化、X射线探测等技术,花了几十万,成功解决了问题。每当生产线上有空香皂盒通过,两旁的探测器会检测到,并且驱动一只机械手把空皂盒推走。
2020/12/31
1
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
中国南方有个乡镇企业也买了同样的生产线,老板发现这个问题后大为发火,找了个小工来说:“你他妈给老子把这个搞定,不然你给老子滚蛋。”
小工很快想出了办法:他花了90块钱在生产线旁边放了一台大功率电风扇猛吹,于是空皂盒都被吹走了。
关于这则笑话,你有何看法。
2020/12/31
2
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
青岛啤酒不一定是最好喝的啤酒,为什么是最 好的啤酒公司?
2001年青岛啤酒品牌价值67亿,,持续高居同行业榜首。
但是如果不是提示,很多人对青岛是百年品牌浑然无觉的,把一家百年老店成功反包装成时髦酒品,这是青岛啤酒战略上最危险又最成功的步伐。
在2003年以前,青岛啤酒一直强调百年品牌和历史,这个调子和现在的哈尔滨啤酒非常相似。此后,青岛啤酒突然在百岁之际宣布一个战略概念“百岁归零”,从此树立了青岛啤酒的年轻化路径。
也许是受了2002年结盟的战略合作伙伴美国AB的影响,也许是当年国内啤酒业的暗潮使金志国猛然,啤酒永远是年轻人的事业,与红酒蒸馏酒不同,啤酒更多不是用来品的,是用来玩的。
引导案例
2020/12/31
3
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
这一重大定位转型的成功来自于青啤董事会做出一系列配套创新:口号创新,渠道创新,营销模式创新,公司治理创新。
青啤2001年以来进行了三次变革,变革脉络与逻辑非常清晰,按金志国的说法,首先是对青啤文化、习惯、意识做全面盘点,在青啤文化中植入变革的基因;其次是根据当时青啤的实际承受能力,做局部性变革,最后完成一次脱胎换骨的大手术。
实际上,最终金志国把青岛啤酒从一个啤酒生产商改造成了一家啤酒销售商,销售压倒一切,支配一切,这在其时还是一个学术化的课题。
2020/12/31
4
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
前卫的理念当然与金志国极强的悟性和学习能力有关,其亦不断致力于打造青啤管理团队的学习能力,在国内食品饮料行业董事会中,青啤的博士和MBA比例是最高的。
青啤最得意的在于,很早就引入了现代公司治理,成立三个委员会,形成相互制衡的较为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这在当时全国领先。之后,青啤又进一步制定了一整套适合公司的内控运作机制。
青岛啤酒为什么可以成功 ?
2020/12/31
5
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
第一节 公司治理的基本问题
公司治理为什么会成为热点?
2020/12/31
6
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
什么是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又名公司管治、企业管治或企业管理,是指诸多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主要包括股东、董事会、经理层的关系,这些利益关系决定企业的发展方向和业绩。
公司治理讨论的基本问题,就是如何使企业的管理者在利用资本供给者提供的资产发挥资产用途的同时,承担起对资本供给者的责任。利用公司治理的结构和机制,明确不同公司利益相关者的权力、责任和影响,建立委托代理人之间激励兼容的制度安排,是提高企业战略决策能力,为投资者创造价值管理前提 。
2020/12/31
7
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
在最宽广的层面,公司治理包含了一系列的规则、关系、制度和程序。恰当的规则包括了当地可适用的法律和公司的内部规则。而关系包括了所有相关人士之间的关系,最重要是那些拥有者、经理、董事会董事、管理当局、雇员和整个社区。制度和程序则用来保障监督和管理,以保证这些关系的和谐发展。
2020/12/31
8
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
公司治理的主体和客体
股东
债权人
员工
社区与政府
客户
主体
经理层
经营者
董事会
客体
利益相关者
2020/12/31
9
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
原则
四个要素
相关组织
公司治理vs公司管理
OECD公司治理原则是最广为人知、最常被引用的原则
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专题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