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长传.ppt第
六
章
元
明
清
代
文
学
徐
文
长
传
袁 宏 道
袁宏道,字中郎,號石公,湖广公安(今湖北省公安县)人,享年43岁。 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为“公安派”的创始者。
万历十六年(1588)中举人。次年,拜著名文学家、文艺评论家李贽为师,深受其影响。万历二十年中进士,此后,反复地做官又弃官,多方游历,著书立说。万历三十七年,迁稽勋郎中,赴秦中典试,事毕,请假归里,定居沙市。
徐 渭
晚明(嘉靖)著名
文士,诗文、戏曲、书
画成就卓异,“好奇计,
谈兵多中”,满腹韬略。
清高傲岸、豪放不羁,
卓然独立,颇受士林景
仰。却一再科场失意,
潦倒终身,乃至忧愤成
疾,癫狂到以斧锥自戕
以求速死,悲惨命运致
使知者为其流涕痛惜。
袁宏道为徐文长立传的原因
袁宏道作品多写闲情逸致,部分篇章反映民间疾
苦,对当时政治现实有所批判。作品风格率真自然,清
新清俊他的山水游记很著名。明人张岱说: “古人记山
水乎,太上郦道元,其次柳子厚,近时则袁中郎。”
作为公安派领袖,袁宏道反对明中叶“前、后七子”为
表的“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模拟因袭、创作了无个性、
生气的拟古思潮;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因喜爱
徐文长诗文书画流溢的真性情,而为之刊印文集和立传。
内容评述:
第一部分(1~3自然段) 交代写作缘起及对徐渭诗画的
赞赏。有相见恨晚之感和不胜喜悦之情。
第二部分(4~6自然段)写徐渭的非凡才能及豪放个性深
得胡宗宪赏识,但科场一再失利。
第三部分(7~9自然段)介绍、评述徐渭诗文书画的成
就,对比其人的坎坷遭遇,哀其不幸。
第四部分(10~11自然段)列举徐渭晚年二三行事,说明
他不容于时而性格扭曲,发为狂疾、自戕,最终报愤而卒。
对其诗文未能全部刊行于世深表遗憾。
第五部分(12~13自然段)效法《史记》对传主进行评价
认为徐渭生前虽未及荣华放富贵,但声名远播,至于朝廷,
文章华丽,独步当时,足以不朽。问末三次重复“无之而不
奇”,对徐渭其人起事,感慨至深。
杂剧《四声猿》,四本短剧:
《狂鼓史渔阳三弄》 (1折)
《玉禅师翠乡一梦》 (2折)
《雌木兰替父从军》 (2折)
《女状元辞凰得凤》 (5折)
“四声猿”语出郦道元《水经注》:“猿鸣三声泪沾裳”。
徐渭欲借此剧,呼喊久积于胸的牢骚,张扬狂放不羁的个性,表现愤世嫉俗的精神。
清人顾公燮说:“盖猿丧子,啼四声而断肠。文长有感而发焉,皆不得意于时之所为也。”
(《消夏闲记》)
王骥德《曲律》称:“徐天池先生《四声猿》,故是天地间一种奇绝文字”。
《狂鼓史》,敷衍《三“击鼓骂曹”故事。剧情至为简单,就是祢衡在阴间伴阵阵鼓点,历数曹操罪状,从头直骂到尾。表现上却激情喷涌,畅快淋漓,为《四声猿》之冠 。
《玉禅师》,写南宋临安水月寺僧玉通,不肯参拜新任府尹柳宣教而被柳设计破戒,觉后恼恨而死,魂灵投柳妻腑中转生柳翠,专败柳家门风。后师兄月明和尚来访,柳翠顿悟成佛,与师兄同行西去。剧既写官府与佛门的勾心斗角,相互报复,又写佛徒生理欲望与佛门清规戒律的尖锐冲突 。揭露官府、佛门极端虚伪 。
《雌木兰》,据《木兰辞》改编。塑造女扮男装、替父从军、为国立功的花木兰形象,抨击重男轻女的世俗观念。
《女状元》,写五代少女黄崇嘏巧扮男装、考中状元,授成都司户参军,凭出众才华秉公断案而被周丞相赏识故事,赞扬封建社会中巾帼不让须眉的才能、才干。
《雌》《女》两剧,既歌颂女子武能征战沙场、文能治国安民,足以为她们扬眉吐气;又通过最终花嫁王郎、黄聘相门,表现对女性人才遭埋没的惋惜、哀叹。
徐渭书法倾慕王羲之但给他
影响最大的是米芾。自称“书第
一,诗二,文三,画四” 。
自《题自书一枝堂帖》:“高书不入俗眼,入俗眼者非高书。然此言亦可与知者道,难与俗人言也。”
徐文长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