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渠首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是一项政治任务——访淅川县委书记马良泉稿件来源:南阳日报本报记者方超特约记者高帆通讯员王国伟彭良镇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和核心水源区, 在后移民时代, 确保水质安全是全县最大的政治任务。 2012年, 淅川县委、县政府提出了以发展生态经济为主线, 以建设中线渠首水源地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为载体,实现生态建设、工业经济、城市建设、旅游开发“四大突破”,强力推动淅川科学跨越的工作思路。怎样才能将渠首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这一宏伟蓝图尽快变为现实? 日前,记者对淅川县委书记马良泉进行了专访。强力突破生态建设,奠定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基础记者:淅川县将生态建设作为“四大突破”之首,生态建设是一个投资大、见效慢的工程,作为生态敏感区域的淅川应该如何破解这个难题? 马良泉: 建设渠首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 生态建设是基础、是根本。一是坚持不懈推进生态建设。以建设中线渠首核心水源区生态走廊为目标,重点实施“一防一园三带三治理”工程,构建环库生态屏障。“一防”, 即在马蹬、仓房、香花等地建设生态防护林。“一园”, 即着力建设渠首万亩森林公园, 使之成为全国一流的集植物观赏、植物科研、湿地景观、生态保护于一体的高科技精品示范园,成为淅川乃至南阳、河南打向世界的一张绿色名片。“三带”,即在丹江沿库乡镇封山造林、育林13万亩, 建设环库隔离带; 在城郊山寨全面展开造林绿化, 打造生态森林公园, 建设环城绿化带; 在主要通道两侧及第一山脊线以内, 建设通道绿化带。同时, 对丹江大坝加高后库区形成的3 5万亩消落地, 实施水草、芦苇、柳树、杨树、林果等生态建设, 形成集生态治理与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环库生态长廊。 5年内, 使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60%以上, 基本消灭淅川境内的大面积荒山。“三治理”,即坚持不懈推进水土流失、工业点源、农业面源治理,全面提升环境质量。二是突出抓好生态产业。坚持用市场经济的办法推进生态产业发展,走“公司( 大户) +基地+ 农户”的路子,巩固发展柑橘、辣椒、湖桑等传统产业外,突出发展金银花、茶叶、匙吻鲟等产业。金银花产业, 以福森药业公司为龙头, 已发展2万多亩, 计划5年内发展到10万亩, 打造全国最大的金银花基地。茶叶产业,实行4项政策扶持、10个项目扶持,吸引30多家企业投资发展, 目前已整地7万亩、发展3万亩, 计划五年内达到10万亩。匙吻鲟产业, 依托县水利部门, 建立匙吻鲟生态渔业示范基地, 目前共引进匙吻鲟苗种100万尾, 建育苗基地2个、育苗1000亩, 计划5年内发展1000万尾。三是加强生态基础建设。加大投入,确保县城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和乡镇垃圾中转站、垃圾收集车正常运行,逐步实现垃圾“村收集、镇运输、县处理”的目标。加快荆紫关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加快启动库区10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及早实现污水达标排放。强力突破工业经济,夯实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实力记者:众所周知,淅川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工业经济的发展会受到很多限制, 淅川要突破这个瓶颈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马良泉: 是的, 建设生态经济示范区, 工业是支撑、是动力。我们要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路子,加快工业大县向工业强县的历史性跨越。一是突出集群发展。重点培育四大产业集群,即以淅减公司为龙头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以淅铝集团为龙头的铝工业产业集群、以福森集团锂电池项目为龙头的新能源产业集群、以九信电化公司为龙头的冶化产业集群。淅减公司去年成功收购具有百年历史、号称“欧洲减振器之王”的意大利威奥斯图公司, 成为全省第一家到欧洲收购企业的公司, 并在香港成功上市。目前, 县内已形成关联企业27家, 其中直接与淅减公司配套的14家, 全行业产值达50亿元。淅铝集团去年实现产值80亿元, 今年筹划上马双零铝精箔、彩铝板、彩铝瓦等项目, 进一步拉长链条, 形成铝工业集群。二是做实做强“三园”。以创建全省示范产业集聚区为目标,重点做实做强淅减、淅铝、福森三个工业园,今年“三园”重点实施13个项目,总投资30亿元。我们决心通过5年努力,使淅减公司实现产值200亿元, 拉动配套企业实现产值200亿元, 建成中国最大减振器生产基地; 把淅铝工业园建成产、销300亿元以上的新型现代化铝城; 把福森新能源工业园建成产、销超50亿元的新兴产业基地。三是强力招商引资。抢抓对口协作等机遇,采取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驻外办事处招商、重点区域招商等形式广泛招商, 全县每年引进亿元项目不得低于10个, 争取调水沿线地区央企和国内500强企业投资淅川。四是优化发展环境。实行县领导分包重点项目、项目建设周例会、重点项目推进会等制度,开通投资超亿元项目客商与县委、政府的直通车。制订土地、融资等优惠政策, 加快标准化厂房建设, 破解工业发展瓶颈
淅川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