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博方博物——《瓦尔登湖》读后感-读后感.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人博方博物——《瓦尔登湖》读后感
若是让我物化梭罗的《瓦尔登湖》,脑海里便是氤氲雾霭中的一叶扁舟,目之所及便是横须贺上绮丽的虫鱼鸟兽刺绣;也许是浮世绘明艳笔墨渲染的精致圣洁,有着灰蓝色如同北欧天空的忧郁凛冽,点缀着仲夏繁星与一个人的自由欢畅;独自耕作打猎与形单影只篝火阑珊,恬静子夜与万籁和鸣无尽狂欢。与大自然水乳交融的探寻与冥想,是这个时代的寂寥与欢歌。
在豆瓣书评中有多少人周而复始地拿起又放下《瓦尔登湖》,臣服于它的圣名,又折服于自己的浮躁忙碌与铅华世间。读完瓦尔登湖刚刚好是16年年末,这让我想起梭罗的信念:“一个人在一年的年底比一年的年初更有价值,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彼时,我们埋头于大大小小的期末考试,奔走于形形色色的纷纷扰扰,我们似乎有一万个不愿沉淀自我、洗去浮躁的理由,但我希望《瓦尔登湖》会是你宁静的唯一归属。
梭罗在前言中写到这本书不是写给那些强求对它感兴趣的人,而献给那些对他林中小屋独自生活有兴趣的人。梭罗是一个博览群书的人,能广泛吸收他阅读和理解别处发现的思想,然后把它们带进他自己的作品。梭罗本人并不总是一个梭罗式的人,他尽量过最好的生活,尽量超越于每天拖累我们的日常琐碎,尽量以超验的方式思考生活。借用梭罗日记中的一段话:“我睡觉时希望第二天醒来会是一个全新的、更完美的一天;我试着过一种比我现在过的生活更高尚的生活,用它来界定一种更适合于我自己的生活;我更希望已经超越了凡人的价值,这样我就不会分散我对神圣的价值的关注。”
有幸在豆瓣看到关于《瓦尔登湖》的全注疏本的文章。在中国,《瓦尔登湖》几乎年年都有译者跃跃欲试、蠢蠢欲动地“上下其手”,但几乎是惨不忍睹的文学糟粕,他们为圣名而来却也不能企及其间的高度。梭罗在其中大量使用双关与俚语,大玩文字游戏和引用古典。杰弗里克莱默的《瓦尔登湖(全注疏本)》中提到梭罗在《瓦尔登湖》中多次引用孔子和孟子的语录。他的资料来源是他从法文翻译成英文的孔孟言论,当时,美国已经开始阅读东方哲学,其中大部分是从法文翻译而来。梭罗在中国文学和宗教中遭遇到的哲学,和他本人的超验主义哲学珠联璧合,正如梭罗所说:“所有真诚的思想都是不可抗拒的。”
《瓦尔登湖》宛如画面细腻的电影,每一帧都是精美绝伦的艺术品。“我时常看到一位诗人,在欣赏了一片田园风景中最珍贵部分之后就扬长而去,那些固执的农夫还以为他拿走的仅只是几枚野草果。诗人却把他的田园押上了韵脚,而且很多年之后农夫还不知道这回事,这么一道最可羡慕的肉眼不可见的篱笆已经把它圈了起来,还挤出了它的牛乳,去掉了奶油,他把所有的奶油都拿走了。他只把去掉了奶油的奶水留给了农夫。”梭罗的文字所创造的每一桢画面都是旖旎阳光下的田园风光。种豆、筑屋、焙制面包,对大多数享受城市文明的人来说,都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在今天,城市生活越来越便捷和考究,又有谁向往这些呢?而且在地皮越来越紧张,自然生态环境日益萎缩的今天,有此梦想的人又能到何处实现呢?现代生活给人类提供了几乎随心所欲的舒适,水泥建筑抒情地摩天,水泥路面光洁少尘,而地下水却在不断地下沉,天空出现臭氧空洞,酸雨腐蚀我们的视觉。我们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时,又给自己埋下了生态陷阱,因而只能用回归自然来安慰自己的无奈。我们的祖先在被自然奴役时,敬畏自然、崇拜甚

人博方博物——《瓦尔登湖》读后感-读后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陈潇睡不醒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21-01-0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