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布病防治.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防治
近几年由于子洲县养殖业发展迅猛,今年的饲养量将达到羊子52万只,奶牛2000头,猪13万头。特别是羊子养殖量速增,许多养殖户不断从外面引进羊只,随之也将布鲁氏杆菌病带进来。此病在县区一定范围内有所传播,对养殖户带来健康危害。因此,我们要加强对布鲁氏杆菌病的防范和控制。
布氏杆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传染病,是目前已知的200多种动物传染病之一,简称布病。此病主要传染源是患布病的家畜以及患布病啮齿类动物,如羊、牛、猪、鹿、马、骆驼、狗、鼠、家兔、猫等,且可传染给人和其他家畜。人患布病后发热、乏力、多汗、关节疼痛,不能干活,整天懒洋洋的,人们也将布病称为“懒汉病”。本病流行广泛,几乎遍布全国各地。
一、病原
布鲁氏菌病是由一类很小的细菌称为布鲁氏菌,它侵入人畜机体后引起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布鲁氏菌属为不活动微小革兰阴性的多形性球杆菌,无荚膜、鞭毛、芽孢及天然质粒,为需氧和兼性厌氧菌。根据1985年布鲁氏菌专门委员会的方案,布鲁氏菌可分为六个生物种19个生物型。即:羊种、牛种、猪种,以及绵羊副睾、沙林鼠种、犬种等。有5个类型侵害家畜,分别为牛型、羊型、猪型、绵羊型、犬型,其中羊型对人有较强的致病力。组织涂片检查可见细菌成团存在,培养物中多呈单个排列。布氏杆菌不耐热,在60℃下30分钟即被灭活;阳光照射数分钟也能杀死它,它对干燥抵抗力强,在干燥土壤和皮毛中能生存2-4个月。常用消毒剂能很快杀死本菌。
布鲁氏菌实际上是根据一个外国人的名字命名。约在140多年前,驻扎在马尔他岛上的英国军队突然出现了大批发热的病人。患病的士兵出现高烧、大汗、肝脾肿大等症状,当时不知道是什么病,就按当地地名命名,称为“马尔他热”。大约过了20多年,一位英国随军医生布鲁氏(Bruce)剖检死于这种不明热的士兵脾脏时,不仅看到脾脏肿大,用显微镜意外地看到有一种微小的细菌,他用培养基从脾脏中培养出很小的细菌。他将这种细菌命名为马尔他热微球菌。以后又有人做很多试验、观察,并分到了更多的这类细菌,证明这些菌就是引起不明发热的病因。为了纪念第一位看到并分离到这种细菌的布鲁氏,将这菌命名为布鲁氏菌。
二、症状
动物发病的特征是生殖器官和胎膜发炎,引起流产、不育和各种组织的局部病灶。例如在羊只中,一般母羊比公羊易感,性成熟羊比未性成熟羊易感。本病以母羊流产,公羊发生睾丸炎为
其主要特征。流产多发生在怀孕3-4个月的时候,严重时流产率高达50%以上。流产前3天病羊精神不振,食欲减退,阴门流出黄色黏液,流产后10-15天内伴有体温升高。有时病羊发生关节炎而出现跛行,少数病羊还发生支气管炎及角膜炎等症状。剖检病羊时,可见胎衣呈胶冻样浸润,有的部位覆盖纤维蛋白和脓液,胎衣常常增厚,带有出血点。流产胎儿脾和淋巴结肿大,肝坏死,胃肠或膀胱的浆膜下有出血点和出血斑。公羊睾丸肿大,有时化脓、坏死,后期萎缩。
人患此病以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痛、睾丸炎、卵巢炎为特征。潜伏期一般为7-60天,平均2周。少数患者可长达数月或1年以上。若得不到及时诊治,就会转为慢性而经久不愈,表现为乏力,不发烧也不能劳动,成为能吃不能干活的“懒汉”。
三、传播途径
布鲁氏杆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兽共患病。布鲁氏杆菌一般在病畜的大小便中,乳腋和流产物中存在,因此病畜是主要的传染源。例如

布病防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陈潇睡不醒
  • 文件大小24 KB
  • 时间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