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疮性肾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是一类临床表现多系统、多器官损伤及血清中存在一种或多种自身抗体尤其抗ds-DNA抗体为特征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肾脏损害最常见(LN) 。
育龄期女性多发。
蝶形红斑
网状青斑
甲周红斑
盘状红斑
光过敏
“狼疮”发
【病 因】
①遗传倾向
②同一地区不同人种患病率不同
③同卵孪生发病率5-10倍于异卵孪生
④自身抗体易感基因。有HLA -III类C2或C4的缺损,HLA-II类的DR2、DR3频率异常,它们的异常又和自身抗体种类和症状有关。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致癌RNA病毒及某些细菌脂多糖
①紫外线
②某些药物(如普鲁卡因酰胺、肼苯哒嗪)
及食物(如苜蓿类、鱼油)
育龄期女性
妊娠
遗传因素
雌激素
环境因素
感染因素
系统性红斑狼疮 诊 断
平的或高于皮肤的固定性红斑
面部的隆起红斑,上覆有鳞屑
日晒后皮肤过敏
经医生检查证实
非侵蚀性关节炎,≥2个外周关节
胸膜炎或心包炎
蛋白尿≥0. 5g/d或细胞管型尿
癫痫发作或精神症状
溶血性贫血或血白细胞减少或淋巴细胞绝对值减少或血小板减少
抗dsDNA或抗Sm抗体阳性或抗磷脂抗体阳性(包括抗心磷脂抗体、狼疮抗凝物、梅毒血清试验假阳性>6个月三项中一项阳性)
抗体阳性
系统性红斑狼疮分类标准(1997年修订,美国风湿病学会)
下述11项中,如有4项≥阳性(包括在病程中任何时侯发生的),则可确诊,其特异性、敏感性均达96%。
2009 SLICC(国际协作组)修改的ACR系统性红斑狼疮分类标准
临床标准,内科医生观察到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关节肿胀或伴晨僵的关节触痛:用尿蛋白/肌酐比值(或24小时尿蛋白)算,至少500mg蛋白/24小时,或有红细胞管型:癜痫发作,精神病,多发性单神经炎,脊髓炎,外周或颅神经病变,脑炎(急性精神混乱状态(至少一次< 4000/mm3) 或淋巴细胞减少(至少一次< 1000/mm3)(<100,000/mm3)
免疫学标准
-DNA高于实验室参考值范围(ELISA法另外,用此法检测,需两次高于实验室参考值范围) ①狼疮抗凝物阳性②梅毒血清学试验假阳性 ③抗心磷脂抗体-至少两倍正常值或中高滴度 ④抗β2 糖蛋白1阳性①低C3②低C4③低CH50,直接coombs试验阳性
2009 SLICC(国际协作组)修改的ACR系统性红斑狼疮分类标准
2009 SLICC(国际协作组)修改的ACR系统性红斑狼疮分类标准
患者如果满足下列条件至少一条,则归类于系统性红斑狼疮:,伴有ANA阳性或抗ds-DNA阳性;,其中包括至少一条临床标准和一条免疫学标准 。
SLE活动度的判断:SLEDAI
(1)抽搐,8分; (2)精神异常,8分;
(3)器质性脑病,8分; (4)视力障碍,8分;
(5)颅神经损害,8分; (6)狼疮性头痛,8分;
(7)脑血管意外,8分; (8)血管炎,8分;
(9)关节炎,4分; (10)肌炎,4分;
(11)尿沉渣有红细胞或颗粒管型,4分;
(12)血尿(>5个RBC/HP),4分;
(13)蛋白尿,4分; (14) 脓尿(>5WBC/HP),4分
(15)新皮疹,2分; (16)脱发,2分;
(17)粘膜溃疡,2分; (18)胸膜炎,2分;
(19)心包炎,2分; (20)低补体血症,2分;
(21)抗ds-DNA抗体滴度升高,2分;
(22)发热(>38℃),1分;
(23)血小板减少(<10万/mm3),1分;
(24)血白细胞减少(WBC<3000/mm3),1分。
0-4分 静止期;5-9分 轻度活动;10-14分 中度活动;>
狼疮性肾炎幻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