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药治疗.ppt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5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非酒精性脂肪肝 的中医药治疗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基本概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性脂肪变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以及由其演变的脂肪性肝炎(NASH)和肝硬化。
关键病理因素:
胰岛素抵抗、遗传易感性等
相关危险因素:
肥胖、糖尿病等
当前我国酒精性脂肪肝(ALA)患病率(%-15%)居高不下,而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病率不断升高,达14%~24%,并且5%一10%的患者在5- 10年内发展成为肝硬化。
国外1 515例肥胖相关性脂肪肝肝活检荟萃分析显示5%-63%有炎症,29%有肝纤维化,3%有肝硬化。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7(4):293~295
脂肪肝
脂肪性肝炎
肝硬化
肝细胞癌?
NAFLD
诊断标准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6,14(3):161]
凡具备下列1-5项和第6或第7项中任何一项即可诊断为NAFLD
无饮酒史或饮酒折合乙醇量男性每周 ﹤140g,女性每周 ﹤70g。
除外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全胃肠外营养、肝豆状核变性等可导致脂肪肝的特定疾病。
除原发疾病临床表现外,可有乏力、消化不良、肝区隐痛、肝脾肿大等非特异性症状及体征。
可有体重超重和(或)内脏性肥胖、空腹血糖增高、血脂紊乱、高血压等代谢综合征相关组分。
血清转氨酶和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可有轻至中度增高(小于5倍正常值上限),通常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增高为主。
肝脏影像学表现符合弥漫性脂肪肝的影像学诊断标准。
肝活体组织检查组织学改变符合脂肪性肝病的病理学诊断标准。
治疗原则
防治伴发疾病/相关危险因素
坚持基础治疗:行为纠正、饮食调整及运动
改善IR
减少氧应激
抗炎症/细胞因子
减肥
调脂剂
抗肝纤维化
终末期肝病治疗:肝移植
难 点 !
NAFLD最常见的3个相关因素是肥胖、血脂紊乱和糖尿病,这3个因素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均属于代谢综合征的范畴
“共同土壤”是胰岛素抵抗及其继发的糖、脂代谢紊乱
单纯性脂肪肝可通过成脂性改变,加剧胰岛素抵抗,促进2型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由此可见,NAFLD是一复杂的、系统性的代谢性疾病,很难针对某一靶点设计出理想的治疗药物,这是现代医学目前仍缺乏理想治疗药物的原因之一。
中医对脂肪肝病因病机认识
病因:
1 饮食失节,损伤脾胃
营养性因素(如营养不良、肥胖症)
化学性损伤因素(如酒精、肝损害药物)
2 情志内伤,肝脾不调
精神心理和社会因素
3 久病失调,精血亏损
内分泌代谢因素(糖尿病、高脂血证、高血压等)
遗传因素
病 机
基本病机: 1、肝失疏泄,气机不畅,肝血瘀滞;
2、脾失健运,湿邪内生,痰浊内蕴;
3、肾精亏损,阴伤气弱,痰瘀凝滞;
病理基础: 痰凝、气滞、血瘀、
涉及脏腑: 肝(胆)、脾、肾
症候特征: 本虚(脾气虚、肝肾亏损)
标实(痰、气、血瘀结)
脂肪肝的中医辩证论治
主要证型:
痰瘀互结证 %
肝郁脾虚证 %
湿热内蕴证 %
气滞血瘀证 %
肝肾亏虚证 %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药治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3
  • 文件大小4.66 MB
  • 时间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