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 DIAN SHI CI MAN HUA 古典诗词漫话宋效永 宋立诚 著 诗词话趣 中 华 书 局 图书在版编目(CIP) 数据 诗词话趣/ 宋效永,宋立诚著. –北京:中华书局, 2004 (古典诗词漫话) ISBN 7 - 101 - 03987 - 1 Ⅰ . 诗… Ⅱ . ①宋…②宋… Ⅲ . 古典诗歌-文学欣赏-中国- Ⅳ . 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 2003 )第 059192 号责任编辑:张 耕 古典诗词漫话诗 词 话 趣 宋效永 宋立诚 著* 中华书局出版发行(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西里 38 号 100073 ) 北京市白帆印务有限公司印刷* 787 ×1092 毫米 1/32 · 8 ? 印张· 152 千字 2004 年 1 月第 1版 2004 年 1 月北京第 1 次印刷印数: 1 -4000 册 定价: 元 ISBN 7 - 101 - 03987 - 1/I · 513 1 出版说明出版说明 《古典诗词漫话》是一套文化类普及读物,共 15 种,每种一个专题,它起自先秦的《诗经》,终于晚清的龚自珍,是有着一个大致的脉络的。 诗词是中国文学长久以来的骄傲,谈诗论词的专著、论文数不胜数。这套书所以采用漫话的形式,是为着读者接受的方便。每个时代的读者,理解自己时代的作品,除特殊情况外,大都不存在什么困难。而时代相隔,理解起来似乎就有些滞碍。时代距离愈远,理解起来困难也就愈大。理解的隔膜源自于生活的隔膜。 诗词也是如此。历史上桑间濮上的谣咏,文会燕集中的歌吟,都是新鲜生动、荡人情思的。但隔着百年乃至千年的时光,失却了读者与作品的直接交流,她的生气愈来愈微弱,影响也就越来越衰减。等到变成人人敬而远之的“古典”,她的天生丽质和勃勃生气已经被时间织就的蛛网遮盖住了。要恢复她的生气,就要拭去这层蛛网,使我们能直接面对她的本来面目,乐于和她做朋友。久而久之,就会从这位韵致高雅的朋友身上得到原来意想不到的好的影响。 像这样的工作,港台称之为“古典的现代化”;大陆原来古典诗词漫话 2 诗词话趣 ( ) 称为“鉴赏”,近年也逐渐袭用港台的说法。做这样的工作, 高头讲章固不可废,但形式灵活、内容风趣生动的随笔似更相宜。本套丛书就具有这样的特点。它用漫话的形式,将诗人的生命历程、作品的内涵与诗艺表现作为叙述重点,着重艺术性、故事性和趣味性。每一本都包括四五十篇短文, 每篇处理一首诗, 或一个特定事件。各篇分读可以体味作品的精华, 合观则可得诗人的身世与人格。举凡诗人轶事, 诗作赏析, 均能深入浅出,雅俗兼顾。既是非常好的文化小品,也是学术小品, 很适合中等文化程度的读者阅读。 这套书先在香港出版,原名“诗词坊”, 香港中华书局的同人为使丛书更具吸引力,在版式和插图上动了不少脑筋。既而引入台湾地区,也大受欢迎,在学林颇获好评。现在, 蒙作者及香港中华书局慨允,我们对原作略加修订,并保留了部分插图,重新出版。像这样的一套小丛书,能在两岸三地出版,本身已经证明了它的价值。 最后, 向这套丛书的作者和香港中华书局同人表示谢意,也希望读者多提宝贵意见,以便我们今后把“古典的现代化”工作做得更好。 中华书局编辑部 2003 年 6 月 1 前 言 前 言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而中国古典诗词则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它五彩缤纷,色彩斑斓,包罗万象,其中丰富的作品犹如春之牡丹,夏之芙蓉,秋之海棠,冬之腊梅。它们时时争奇斗艳,散发着诱人的芬芳,也呈现着多姿的绚丽。它是人们陶冶情操的佳品,提高艺术修养的门径;是创作素材的有益源泉,也是创作经验的良好借鉴。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它滋润着一代又一代诗人、艺术家;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它才具有永久不朽的魅力。和中国古典诗词的绚烂多彩一样,中国古代诗词作者的创作也是异态纷呈,各有蹊径。他们有的对客挥毫,才思敏捷,有的濡墨腐毫,难以落笔;有的将家人驱走,抱被独卧,辛苦构思,有的斗酒助兴,挥毫飘逸,恣态潇洒;有的踏破铁鞋,饱览山川,得山川之灵气,有的则下帷斗室,缜密构思,一语惊人;有的诗词成于青楼歌坛之上,有的则成于诗友兴会、留连风月之中。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这些创作故古典诗词漫话 2 诗词话趣 ( ) 事,非但可以了解这些诗词写作的背景,同时也可以加深对其作品的理解。而这一点,也恰是古典诗词爱好者,学习者所乐于知道的。这也是这本小书所本的一个目的。作者本身的期望还不止此,更希望这书能为读者带来如下几方面的收益:一是通过阅读这些创作故事,产生或加深对古典诗词的兴趣;二是通过阅读这些创作故事,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了解他们各自独特的精神风貌,如他们有的诙谐,有的幽默,有的极富艺术修养, 运用诗
【古典诗词漫话】诗词话趣.宋效永&宋立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