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合成氨的适宜条件.pptx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1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将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化合态的氮在工业上有较大的价值。
N2
NH3
医药
炸药
染料
氮肥
硝酸
纯碱
化工生产要做到什么标准使得经济效益最大化?
快、准、狠
化工生产能否做到
又 快 又 多
1、哪些因素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2、哪些因素可以影响化学平衡移动?
颗粒大小,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
浓度,温度,压强;
结合学衡移动原理,思考快和多分别具体代表什么?
合成氨气做到又快又多,要控制哪些因素?
N2 ( g ) + 3H2 ( g ) 2NH3 ( g ) +
如何快速而尽可能多的生成NH3?
考虑角度
影响因素
生产得快
生产得多
增大
增大
增大
增大反应物

升高
降低




20~50MPa
N2适当过量
原料气循环并不断补充氨气液化移去
减小生成物
更优质的
含铁的催化剂
500℃左右
理论选择
实际生产
(适宜条件)
压强
浓度
催化剂
温度

哈珀的漫长之路(1904—1913)——
①1904年第一次尝试在1020℃,常压,铁做催化剂,%,其他条件不变,不使用催化剂,几乎得不到氨气;
②1909年和助手在550℃,15-20Mpa,铀做催化剂,可每小时合成数百毫升的液氨;
空气里的采矿工
哈伯在研究这个问题时,实际实验和化工生产中改变了哪些因素,这些因素如何改变的?
①1020℃,常压,铁做催化剂;
其他不变,不使用催化剂;
② 550℃,15-20Mpa,铀做催化剂
温度
压强
催化剂
加热 加压 使用催化剂
氨气产量取得突破:数百毫升每小时
总结下哈伯5年研究成果
用催化剂和升温(加热)能否也使得又快又多?
加快速率,增大产量。
哈珀的漫长之路(1904—1913)——
①%;
②1909年和助手每小时合成数百毫升的液氨;
空气里的采矿工
③最终1913年实现工业合成日产30t液氨,生产条件:500~600℃,20MPa,含铁催化剂,当时合成高压筒体用特殊钢锻造,造价近10万马克。
当今工业生产采用:更优质的含铁催化剂,500℃左右,20~50MPa;
催化剂升级后,如何在实际生产中确定适宜的温度和压强?
不同压强、温度下平衡后氨气的体积分数
催化剂的温度指标
先在适宜温度保持较高催化活性,后选择适宜的加压区间;
化学反应速率
为了多得一点点氨气,再继续增压,联系实际(如:设备造价、安全等)可行吗?
总结①:综合成本确定这个加压区间;温度考虑保证催化剂活性较高。
N2 ( g ) + 3H2 ( g ) 2NH3 ( g ) +
如何快速而尽可能多的生成NH3?
考虑角度
影响因素
生产得快
生产得多
增大
增大
增大
增大反应物

升高
降低




20~50MPa
N2适当过量
原料气循环并不断补充氨气液化移去
减小生成物
更优质的
含铁的催化剂
500℃左右
理论选择
实际生产
(适宜条件)
压强
浓度
催化剂
温度

联系实际讨论下来,你认为还可以采用哪些方法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和生成物产量?
冷热交换器

合成氨的适宜条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656403****
  • 文件大小10.16 MB
  • 时间2021-01-05